藏于蒙古包的传承与变迁:当传统民族文化遭遇现代生活(2)_中国教育导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 > 正文

藏于蒙古包的传承与变迁:当传统民族文化遭遇现代生活(2)

2020-11-20 18:02作者:采集侠

  “面积越来越大了。以前直径4米的蒙古包能住一家人,如今大部分人都会买直径6米的,因为家具变多了。”满其尔告诉记者,最初的蒙古包内摆设很是简单,没有床,地上铺一块毡子就能睡觉。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沙发、床、电器等一应俱全。

  “有的人甚至会搭好几个蒙古包,分别当作客厅、卧室和厨房。”伊力拉图提及如今的变化也有些感慨。

图为现代牧民家的蒙古包内景。 满其尔 摄

图为现代牧民家的蒙古包内景。 满其尔 摄

  “取暖方式也变了。”满其尔继续解释说,以前牧人会在蒙古包里搭炉子做饭取暖,如今太阳能或电能的地暖贴片渐成“标配”。

  “确实有很多东西跟以前不一样了。”满其尔坦陈,他们也在扩展业务范围,比如尝试设计制作民族风格的家具,搭配蒙古包一起销售。“我们有专门的设计人员。我想要的花纹样式做成3D效果,之后再用机器雕刻在家具上。”

  蒙古包从来就不仅是草原上的居所,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满其尔告诉记者,他之前刚卖了两顶直径2米的小蒙古包。“都不是用来住的。其中有一顶是客户送给小侄子的生日礼物,我今天下午就要去送货。”

图为满其尔的妈妈正在为乌尼杆画花纹。 满其尔 摄

图为满其尔的妈妈正在为乌尼杆画花纹。 满其尔 摄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当地蒙古族小学会定做小型蒙古包来做科普教学,也有文化公司、工艺品店等定制蒙古包来做文化展示,不少旅游景点、酒店等也会将房屋装修成蒙古包的形状来吸引顾客,巴掌大的蒙古包模型和以蒙古包为主题的毡画、皮画、油画等更是经常被当作伴手礼……

  满其尔和家人也特别建了一座蒙古包展厅,里面陈列着不同时代的蒙古包和马鬃绳等制作材料,其中最古老的一顶已有百年历史。除此之外,满其尔每年都会带着蒙古包外出参展,在找寻商机的同时传播民族文化。

  “蒙古包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当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更好地传承发展。”谈及对蒙古包的情怀,满其尔言语质朴,眼中有光。(完)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