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怎么过“七夕”

  • 我要分享:

  老北京人怎么过“七夕

老北京人怎么过“七夕”

  清代陈枚绘《月曼清游图册·桐荫乞巧》

  ▌户力平

  北京历史上的“七夕节”民俗活动繁多,拜双星、穿针线、设瓜果、吃巧食、做巧果、看应时戏,独具地域特色……

  民间祈福逛庙会 宫廷祭祀摆宴席

  北京的“七夕”之俗始于何时,未见确切的史籍记载,目前有据可查的为元代。元代散曲家杜仁杰著有《商调·集贤宾北·七夕》,曲曰:“暮云闲聒聒蝉鸣,晚风轻点点萤飞。天阶夜凉清似水,鹊桥图高挂偏宜。金盆内种五生,琼楼上设筵席。”描述了大都城“七夕”之夜的景象,并发出“人生愿得同欢会,把四季良辰须记,乞巧年年庆七夕”的感慨。

  元代“七夕”之时已有挂牛郎织女图、供牛郎织女像(用纸、绢等材料,仿制成花果、人物等艺品)、礼拜银河的风俗。熊梦祥在《析津志》记载:“宫廷宰辅士庶之家戚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

  到了明代,北京的“七夕”民俗更为繁盛。陆启泓在《北京岁华记》中有“七夕宫中最重,市上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的记述。而《帝京景物略》则称:“京师七夕,以瓜雕刻成花,谓之花瓜。”就是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雕刻精美的图案,寓意吉祥。在“七夕”这天,年轻的女子要穿红戴花,佩戴用五彩绫线结成各式形状的饰品,成群结队逛街市,意为可寻到如意郎君。而北京各个庙会和街市自七月初一起就设置出售乞巧物品的摊位,即乞巧市,主要有牛郎织女年画、七巧针、乞巧果和祭拜用的蜡烛、香以及胭脂化妆品等。

  清代“七夕”基本上沿袭前朝的旧俗,而清宫里的活动更为隆重。据《清会典》记载,每年七月初七日祭祀牛女星君,宫中要设供案,奉安神牌,一为“牵牛河鼓天贵星君”,另为“天孙织女福德星君”,祭祀设供品49种。首先由皇帝拈香行礼,之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等依次行礼,虔诚祝愿国家“农桑繁茂”。

  圆明园的“西峰秀色”是宫廷过“七夕”时设宴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乾隆皇帝曾以“西峰秀色露宵烟,又试新秋乞巧筵”的诗句描述清宫中乞巧筵席的盛况。据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六月造办处领用光禄寺羊肉款目中记载:“七夕鹊桥差务行取羊肉三百斤……西峰秀色安设七夕围屏等项活计,差务行取羊肉一百十斤零。”在短短1个月内,仅为“七夕”节日量身定制这两件装饰物,工匠们就要消耗掉400多斤羊肉,可见所用工匠人数之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宫中对“七夕”活动的重视程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后,清宫的“七夕”活动改在西苑紫光阁举行,晚清则多在御花园或颐和园举行。

  除了宫廷,京城民间的“七夕”民俗也有讲究。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七月朔至七夕,各道院立坛祀星,名曰七星斗坛,盖祭北斗七星也。”也就是从七月初一开始,京城各大道观立坛祭祀北斗七星,名曰“七星斗坛”。

  早年间京城“七夕”最为广泛的民俗是上供祈愿。人们在桌案上摆放供品,向牵牛织女二星祈愿。因“七”与“吉”音近,所以人们用各种物件时都会选取“七”这一吉数,如上供所用的点心、鲜果各7种,针7根、线7条等。据《风土记》中记载:“七夕祈请牛女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

  “女儿节”最盛行“穿针取巧”

  在众多“七夕”民俗中,以“穿针线”,也称“月下穿针取巧”、“乞巧”最为盛行。

  远在元末明初,史学家陶宗仪便在《元氏掖庭录》中记有:“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后世的“穿针乞巧”民俗便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明代《宛署杂记》称:“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锥,因以卜女之巧。”《帝京景物略》载:“七月七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倾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

  清康熙年间《良乡县志》载:“(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正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光绪年间《通州志》载:“七月,为女节,用盎盛水曝日中,水面生膜,投以小针,谓之丢巧。”清末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则称:“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