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曲艺“昨夜雨”,如何浇开“今日花”?

  • 我要分享:

  传统曲艺“昨夜雨”,如何浇开“今日花”

  【智库答问】

  本期嘉宾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吴文科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原副主任、副编审 常祥霖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 刘兰芳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 连丽如

  编者按

  京韵大鼓、扬州清曲、山东快书、凤阳花鼓……曲艺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说唱艺术,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做了专项部署。《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为曲艺发展带来了哪些政策支持?过去在茶楼酒肆、街头巷尾常能见到的曲艺表演,今天状况如何?怎样让青年一代接受曲艺、喜爱曲艺?带着这些问题,光明日报、光明网于日前举办“传承中华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座谈会,邀请学界与业界代表齐聚一堂,畅谈曲艺传承与弘扬。本版专访部分参会专家,并为您呈现其他专家的感受与建言。

  1、“曲坛逢甘雨,书场花盛开”

  光明智库:曲艺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最近,文化和旅游部制定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您看了之后有何感受?《计划》的突出亮点有哪些?

  吴文科:《计划》有几个特点:一是契合曲艺实际。曲艺保护的活态性主要表现在要以传承人为核心,以在舞台上演出为载体,以推出上承下传的新编节目为重点,《计划》提到的内容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专业性很强。二是明确传承路径。曲艺是“说法现身”,强调本色表演;与其他艺术形式“现身说法”、强调角色表演正好相反。三是特色非常鲜明。不仅注重本体性传承,而且重视生态性保护;不仅培养传承人,还重视培养观众;不仅强调营造良好的文化舆论环境,还重视曲艺的文化、艺术、学术传播,从而构建起良好的文化生态链,体现了非遗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意识。

  刘兰芳:看完《计划》,我想用“曲坛逢甘雨,书场花盛开”来形容此时的感受。《计划》如果能落地,将如同一场春雨滋润曲坛,让曲坛百花盛开。作为一个从艺已有60年的说书人,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比如,《计划》提出设立“非遗曲艺书场”,探索设立曲艺电视书场、广播书场和网络书场;加强对曲艺类代表项目的管理、记录并加强成果利用;扶持马街书会、胡集书会等具体举措。我希望,《计划》能尽快落地,切实促进各种形式书场的发展,让曲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更好地根植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常祥霖:《计划》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第一个针对曲艺分类保护、精准施策的文件,是第一个针对曲艺的专项保护传承计划,也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有效补充。如何把文件落到实处,我有这样几点建议:一是传承人要提升职业道德水准,确保项目传承不失真、不走样。二是在舆论宣传方面,对项目的人物、名词、曲种等基本常识进一步明确,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事情。三是研究专家应该对曲艺保持敬畏感,强化学术操守,不能做一些误导大众的事情。四是非遗保护单位要在责任担当、经费管理、法人变更等方面执行到位。

  2、留:为曲艺建好“身份档案库”

  光明智库:您对《计划》中提到的“档案建设”有何理解?在现实中,有哪些好的做法可以推荐?

  吴文科:为曲艺建设档案库,实际做法主要包括:梳理具体曲种的发展历史,即“修家谱”;记录保存具体曲种的艺术构成,即“留基因”;发掘储备具体曲种的特有内涵,即“传技能”,等等。

  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和技术条件,对于保护对象即具体曲种的“人、事、物、艺”进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多介质、数字化采集记录和保存运用,是可行且必要的做法。多媒体的现代化记录与存储方式、数字化的文献档案数据库建设、电脑网站或手机端的网络化发布、传播与利用,应当成为新时代曲艺保护“立档”工作的特色及体现。

  连丽如:近些年来,我致力于促进评书的挖掘、传承与发展,留存了很多影像、录音和笔录,并整理出了20多本书。我希望当今的年轻人也能保持这个状态,时刻记着给曲艺留份“档案”。这样,后人再研究曲艺时会有章可循。我建议,出版评书等曲艺书籍时要加上二维码,存录相关的评书内容,让读者一扫码就能观赏演出、加深了解。这种与时俱进的传播方式才能更好地把好东西留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