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历史:技术、疾病与挑战

  • 我要分享:

  疫苗的历史:技术、疾病与挑战

  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是回报率最高的公共卫生投入之一。正如美国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的,“面对传染病的大流行,开发有效的疫苗始终是最为紧急的优先事项”,这代表了医学界普遍的共识。追溯疫苗发明的历史,会发现其中有科学的理性,有科学家的睿智、直觉和奉献,有国际组织、私人基金会、国家政府、制药公司的协作和斡旋,也裹挟着政治、商业、国家安全、文化和宗教等各种力量的角逐,甚至还同时交织着一部若隐若现的反疫苗史。

  1.实践出真知的“人痘”和“牛痘”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全球彻底消灭天花,这是人类迄今唯一通过疫苗接种消灭的疾病。

 

  英国历史学家麦考利勋爵对天花曾有这样一段晦暗的描写:

  “天花始终盘桓,将墓地填满尸体。用无尽的恐惧折磨那些幸免之人,给劫后余生的人留下累累的疮痕;残疾畸形的婴孩,饮泪悲泣的母亲;失去明眸和美貌的待嫁新娘,爱人午夜的梦魇!”

  18世纪初,英国驻奥斯曼帝国公使玛丽·蒙塔古夫人在君士坦丁堡(今天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了解到当地有举行“天花派对”:即由农妇在聚会时为参加者接种人痘的习俗。于是,曾因天花感染而深受毁容之苦的蒙塔古夫人先后让自己7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接种了人痘。人痘接种术得以在英国上流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之后在大西洋两岸传播和流行起来。

  有历史学家认为人痘接种法源于中国,然后传到了俄罗斯、阿拉伯和土耳其,之后才传遍欧美。“人痘”接种的基础是经验观察,即天花的幸存者不会再染上天花。通过穿痘衣、痘浆法、旱苗法或水苗法来实施人痘接种,都是使健康人感染一场较轻度的天花,从而获得终生免疫力。不过,人痘接种的安全性也引发了争议,因为即便是感染轻度的天花,死亡风险依然有2%~3%之高,并且被接种者会有一定的传染性。

  牛痘接种法的诞生解决了这一问题,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发明牛痘接种被视为疫苗史上的里程碑。为了纪念詹纳的贡献,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用“vaccination”(牛痘接种,来自拉丁语中的Vacca,意为“牛”)来指代所有的疫苗接种,这也延续至今。

  发现牛痘的故事在历史课本中被反复地讲述:在英国格罗斯特郡行医的詹纳是一名人痘接种师,他听闻挤奶女工会从患牛痘的奶牛乳房那里传染轻度的牛痘,之后就不会再得天花了。他猜测,也许是女工的牛痘让她们获得了免疫力,而牛痘要比天花温和得多,一般不会造成太大伤害。1796年,他选择园丁的儿子和一位年轻的挤奶女工进行了试验。詹纳从女工手上的牛痘脓包中擦取了少量脓浆,然后划进小男孩的皮肤中。值得注意的是,六周后,为了验证“接种”效果,詹纳又将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男孩的身上,结果人痘“没有接种上”。然后,他又给自己的儿子和其他受试者实施了接种,发现他们也都不会再得天花,从而证明了牛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并不意外的是,由于宗教、文化和伦理等原因,牛痘最初遭到了一些人激烈的反对。但到19世纪初,通过将干痘痂的粉末沾在羽毛和柳叶刀,或者把痘浆蘸在棉线上等方法,牛痘接种已经传到了世界的大部分地区。1803—1806年,西班牙植物学家巴尔米斯(Don Francisco Xavier Balmis)用接种接力的方法,使牛痘疫苗横渡大西洋,从西班牙传到了拉丁美洲、菲律宾和中国,之后回到西班牙,沿途给450,000人进行了牛痘接种。

  牛痘疫苗诞生后,人们一度乐观地以为天花的消灭指日可待了。1806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在致詹纳的信中写道,“由于您的发现……未来的人们如果要了解天花这种可恶的疾病,就只有去翻书了。”不过,由于技术(如缺乏冷链造成运输和保存的困难)和文化的屏障(如牛痘在印度难以被接受的问题)、资金(在贫穷国家尤其突出)和防疫体系(如后勤和合格的接种人员)缺乏等原因,直至1980年,距离牛痘疫苗发明近200年后,全球根除天花的目标才真正实现,这得益于冻干疫苗和三叉针等疫苗接种技术的改进,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通力合作。

  2.“意”在治疗的狂犬病疫苗

  据WHO估计,狂犬病每年在150多个国家造成59000人死亡,其中95%的病例发生在非洲和亚洲,而在欧美国家却已近乎消失。这与狂犬病疫苗接种周期长且价格相对高昂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