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还是胡服,从2300年前说起

  • 我要分享:

  中国衣裳
  汉服还是胡服,从2300年前说起

汉服还是胡服,从2300年前说起

赵武灵王(绣像本《东周列国志》)

汉服还是胡服,从2300年前说起

  匈奴人的左衽服装(明《三才图会》修补)

  战国时期,中国出了一件跟服装有关的大事。这件事在《史记》当中,不算标点符号,司马迁就用了1500字来讲述。这件事让一个诸侯国军力大增,灭掉另一个国的同时还向北扩张了上千里之远;这件事后来演变出一句成语,意思是取长补短、勇于改革,从它开始,祖先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了。这件事,就是发生在2300年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汉服和胡服有什么不同

  要想弄清楚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搞胡服骑射,就要首先弄清汉服和胡服有什么区别。

  所谓“汉服”,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是黄帝开创、周朝建制、汉朝修补定型的传统服装体系。在赵武灵王的时候,还没有“汉服”的称谓,但已经形成了早期的典型风格,方便起见,还是称之为“汉服”。

  所谓“胡服”,就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今天这样称呼只是按照历史习惯,已经不带任何偏见。56个民族的服装就像百花盛开,历史上的时尚,很多也是兄弟民族互相借鉴融合所创造的。那么,汉服与胡服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其一,上衣下裳与上衣下裤。汉服最典型的形制是上衣下裳,史传是由人文初祖黄帝设计的,上衣象征天,下裳象征地。黄帝的历史地位非常高,所以后人不敢随意改动。并且从生活角度出发,在当时气候温暖、面料粗糙的情况下,下身穿近似于围裙的裳显然更为舒适。先民在田地耕作,身着短裳也可以明显减少清洗次数,使服装更为耐久。相反,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天气寒冷,经常行走于野草荆棘之间,还有骑马的需要,所以胡服以上衣下裤为典型形制。

  其二,左衽和右衽。汉服有一个典型特征是右衽,而大多数游牧民族采用的是左衽。右衽就是把左边的衣襟朝右边遮过去,左衽相反。

  关于汉服右衽的文化根源,历史文献上交代得并不清楚。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在倒下的时候,左眼化为日,右眼化为月,因此左为阳,右为阴,所以衣襟从左向右遮掩的右衽是阳包阴,为活人穿着,而左衽为阴包阳,古代死者入殓的寿衣采用左衽;二是隋唐学者孔颖达的解释,活人抽解纽带以右手为便,所以采用右衽,而去世的人不需要解开衣带,所以左衽,这一说法显然牵强。

  其实,从生活角度和力学原理进行分析或许更为合理。农耕民族劳动常挥右手,所以右边的袖子所连的衣襟略小,才会动作轻便;而游牧民族以骑马射箭为重要动作,常左手擎弓,所以左襟略小会相对省力。当然,今天的面料明显轻薄,纽扣和拉链都得到了充分发展,左右衽在生活中的差别已经很小了。现代男装采用右衽,女装采用左衽,仅仅体现的是男女之别。

  其三,文与武的倾向。除了衣裳衣裤和左衽右衽这两种最明显的差异,胡汉之服还有如下不同:汉服宽衣大袖,胡服短衣窄袖;汉人腰系布带,胡人腰缠革带;汉人脚穿草鞋或布鞋,胡人则足蹬皮靴。

  总体来说,汉服的主要特点是天人合一和强化礼治。天人合一强调顺遂自然,强化礼治更要彰显文德,所以汉服显得平和、宽松、优雅,但也因此缺乏战争的便利性。而胡服,因为要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长期处于漂泊的生活状态,更重视保暖和搏击需要,更多要求移动的便利性,所以相比汉服,更加简单、干练、威武,在作战方面有明显优势。

  赵武灵王是战国人物,正值天下大争之际,所以希望引进胡服来武装军队,也是出于现实需要。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打开汉民族思维的一扇窗

  汉服和胡服都有其形成的道理,所以赵武灵王提出胡服骑射,既改变文化传统又影响现实生活,难度可想而知。当然,他从14岁开始当国君,到此时已经干了19年,很清楚在争取重臣支持时,必须做通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自己叔叔公子成的工作。

  赵武灵王派了一位大臣去了叔叔家,在寒暄之后说:“在家里听长辈的,在朝廷就得听国君的。现在国君推出一项措施,您得支持啊。您要是不支持,国君没法推动啊。”但公子成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我现在重病在身,暂时无法上朝。既然国君让我表态,那我就斗胆说几句。”接下来,他讲了很大一段话,近似于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优良的传统不能丢;以及放弃优良传统,改穿胡人的服装,恐怕不得人心,所以请国君认真考虑……一个回合下来,公子成仿佛更有高度,赵武灵王暂居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