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重启,戏剧人半年“待业”故事有收获

  • 我要分享:

  剧场重启,戏剧人半年“待业”故事有收获

  演出从业者靠送外卖、卖保险等短期跨界工作解决收入困境,线下演出逐步恢复,希望重操旧业

  演出市场逐步恢复演出,在坚持预约限流要求不变的前提下,北京的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也从30%上座率上升到50%,这个八月对戏剧人来说,终于结束了长达半年的情绪紧绷状态,开始筹备新剧回归剧场。戏剧人此时回顾过去几个月的经历,他们纷纷选择短期性跨界工作,除了解决收入问题外,发现在创作素材的积累上也有了更多沉浸于生活的体验。

  据不完全统计,在疫情期间,戏剧从业者的职业转型多集中在做微商、保险销售、房屋中介、戏剧导演转影视编剧等领域,短期性的跨界工作有如公司审计代办、送外卖、滴滴快车、教育机构网课等,此外,演出机构也在不断寻求自救与转型。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几位过去半年做出转型及跨界突破自我的戏剧从业者,想通过他们的经历提供一种参考,如何更从容的兼顾艺术创作和生活平衡,多线自我经营是否对未来的职业甚至行业带来更多新契机?

剧场重启,戏剧人半年“待业”故事有收获

 

  (编者注:此次采访应受访者要求使用化名,涉及的演出项目、剧场,应受访者要求部分已隐去。)

  组建“戏剧人微商”团队

  小方与小芳是一对夫妻,从事戏剧行业。二人分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及表演系,小方性格内敛,在疫情之前,主要工作为话剧导演,而开朗的小芳则为话剧演员。他们告诉新京报记者,和其他同行一样,在春节前,今年的很多演出项目就已确定,但目前这些项目已没有任何进展。

  小芳2012年从中戏毕业后,这八年来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这两年,不仅做演员,同时也开始向编剧和导演方向发展,做微商其实是之前就在做的副业。“就算没有疫情,我兼职也在做微商。朋友信任我,我卖出去的商品都会亲身体验,所以从分享给身边好友,到最后成为了品牌的代理人。很多人说疫情期间副业成了刚需,我就是这句话的代表。”

  尽管不算新增职业,但今年小芳做微商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过去做微商的目的是图自己用便宜省钱,在这个基础上哪怕多挣一块钱都很开心。疫情开始后,发现自己的副业给了我其他的成就感,它能满足部分人的生活需求,甚至可以一起共渡难关。”

  在疫情期间,小芳也组建起了自己的微商团队,很多都是戏剧同行。小芳告诉记者,她平时跟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大家现在压力都很大,如果你相信我,我们就一起共渡难关,因为没有人能比戏剧人更懂戏剧人此时此刻的恐慌。”疫情期间一举带出了“戏剧人微商团队”的小芳,从概念上讲,她认为自己并非专业型的微商。“我现在带的团队就像剧组一样,里面既有演员,也有导演,化妆师与舞台技术人员。大家分工明确,思路清晰,我们的故事综合起来就是一部舞台剧。”

  与小芳比起来,丈夫小方选择“跨圈”的职业其实还是在创作领域里。在得知自己年初定下的项目逐渐往后无限期推迟时,妻子小芳建议他找点其他事情去做,“那时候也有朋友找到我,让我创作些影视类剧本,我都回绝了。”小方坦言,自己放不下戏剧人的架子,戏剧毕竟是自己比较喜欢与热爱同时也很熟悉的领域。“大概又等了两个月,内心有了动摇,这才同意帮朋友写一些影视剧本。”

  作为一名从毕业至今从业六年的戏剧导演,小方一直比较排斥“跨圈”发展。一方面源于自身的保守,另外他觉得“跨圈”之后,人脉、个人经验等方面都有劣势。但就算没有疫情,转型的议题始终困扰着小方。“随着年龄增大,有了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谁都知道做影视肯定收入方面要比做戏剧理想,但作为从业多年的戏剧人,一下子撕下这个标签真的很难。”

  但小方夫妇无论换做什么工作,他们始终坚定:“随着影剧院逐渐有序开放,未来时间上分配肯定会发生改变,复工之后每天会有排练或者演出,不会像现在花这么多精力做副业。主业永远是主业,不管赚多少钱,首先我是一个演员,是一个艺术从业者。”发稿前,小方夫妇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暂停的演出项目又要开始恢复排练了,筹备数月的影视项目也开机在即,夫妇俩很高兴。

  想重回排练厅的“保险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