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80年前的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 我要分享:

  这首80年前的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2019年5月,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来到兰州,为兰州音乐厅合唱团排练《黄河大合唱》。

这首80年前的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两个月后,这支年轻的合唱团将前往北京,和中国交响乐团一同在国家大剧院上演《黄河大合唱》,纪念这部作品诞生80周年。

这首80年前的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90后队员 陈春:一下子回到那个战争的那个场面了,就是“鬼子”进村了。我就会想象到当时村子里头会很惨,那种感觉,就是第一次在指挥的帮助下,觉得就是唱这个歌有画面感了。

这首80年前的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黄河大合唱》1939年在延安诞生,80年来,它在中国,在世界许多地方传唱,公众最熟悉的是它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这首80年前的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七七事变”后仅半年时间,整个华北,华东在日军铁蹄蹂躏之下。一批文化界人士汇聚武汉,一大批救亡歌曲涌现于波涛滚滚的长江两岸。

这首80年前的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五月的鲜花》词作者正是日后写出《黄河大合唱》诗篇的光未然。《五月的鲜花》诞生于东北沦陷4年后的1935年,当时身处武汉的22岁的光未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亲善睦邻’和卑污的投降,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的怒吼,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五月的鲜花》一经诞生便传遍长城内外,一位22岁的青年,用悲愤的词句警醒全国同胞,不要忘记已经沦陷多年的国土。

  光未然是张光年的笔名,1925年,13岁的光未然在湖北老家随进步青年参加革命,15岁成为中共正式党员。20岁时进入武昌中华大学中文系学习,创办学生剧团,组织抗日救亡演剧活动,撰写救亡文章,1936年,为躲避国民党宪兵的追捕,光未然转移到上海开展工作。

这首80年前的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2019年4月,为了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来自世界各地《黄河大合唱》的爱好者共同组成了寻访团,重走《黄河大合唱》诞生之路。

  寻访团中有光未然的儿子张安东。

  从2013年父亲百年诞辰开始,进入中年的张安东开始试图走进父亲年轻时的生命历程。

这首80年前的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光未然之子 张安东:我们谁认识光未然,因为我认识的我爸是张光年,他从来没有以一个“光未然”的身份在我面前出现过。然后通过看他的诗歌,通过听《黄河大合唱》,六年以来,我觉得我能够体会。(那时候)东北整个就没了,1931年就没了,那时候你什么感觉?能体会到年轻人那种压抑,经历了大上海陷落,而且不是不拼命,这么拼命都陷落了,然后就是首都陷落了,然后你就跑到武汉,结果武汉又陷落了。如果你和我(那时候)在那儿我们是什么感觉?(跟他们)是一样的,这个国家你要是再不拼了,这个国家就已经完蛋了。我就这样慢慢能够理解25岁的光未然为什么写出这种(歌词)。

这首80年前的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在上海一次群众集会上,光未然第一次遇见了冼星海,当时冼星海正在组织群众学唱《五月的鲜花》。 1937年,冼星海32岁,比光未然大8岁。这位出生贫寒,仅靠着母亲帮佣养大的男孩,从小对音乐有异禀天赋,音乐的梦想,最终把他一步步送到了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作曲班。

  1935年年底,冼星海结束了在法国五年的求学生涯回到上海。这位头顶着巴黎音乐学院毕业生光环的音乐家,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没有忘记自己过往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挣扎在饥饿和颠沛流亡中,他敏感地体察着劳苦大众的呻吟,这位音乐家选择了他的艺术创作之路:探索和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大众音乐。

  1935年回国不久的冼星海就和诗人塞克合作,创作了《救国军歌》,一年后西安事变爆发后,这首歌唱出了示威游行群众的心声。

这首80年前的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魄

  七七事变爆发后,冼星海参加了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他们从上海出发,向武汉进发,沿途,随时为群众教唱救亡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