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西藏是个游牧民族,逐水而栖、逐草而居,所以将最珍贵、最值钱的东西随身戴着也成为习惯。 黄金便是西藏人生活中最常见的装饰,融入到生活、艺术、信仰等方方面面。
图为当地妇女身着盛装参加节日活动。
在西藏婚嫁习俗中,黄金首饰更是不可或缺的。最低配也有个金戒指。家境稍微富裕些的,一般会置办整套黄金的戒指、手镯、项链,还有华丽的头饰。 也会根据喜好,镶嵌绿松石、红珊瑚、天珠、玛瑙等宝石。
图为藏北牧女装扮。
图为藏北牧女节日装扮。
图为华美头饰
有经营珠宝首饰的业内人说,他们销售的婚嫁配套首饰都在10万元以上。
图为藏北牧民庆祝节日。
图为藏北牧民庆祝节日装扮。
西藏人对于黄金饰品的喜欢不分性别。在牧区,经常能看到粗犷的藏族汉子扎着英雄结,戴着镶嵌绿松石的黄金耳坠、大金戒指。
图为镶嵌天珠的金戒指。
图为镶嵌绿松石的金戒指。
图为镶嵌红珊瑚的金戒指。
因为宗教信仰,当地人会佩戴装藏有佛像的嘎乌盒,材质不一,除了银制、铜制,还有金制。 在西藏古代的丧葬墓群中也发现了黄金制作的面具。
图为出土的金面具。中新社记者 赵延 摄
从2009年至2017年,由中国社科院、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阿里地区曲踏墓地、故如甲木墓地等进行保护性发掘,相继出土了数百件墓葬文物,其中包括黄金面具。 经检测推算,出土文物年代距今约1800年至2000年之间。 黄金在西藏传统绘画中运用非常广泛,传统的唐卡绘画颜料都是矿植物颜料,黄金制作的金粉必不可少,画中佛冠、佛衣等都会用到。
图为用金粉画的唐卡局部
图为用金粉画的唐卡局部
图为用金粉画的唐卡局部
还有西藏很多寺庙的壁画,也是运用了这些矿植物颜料。它的优点在于,不易褪色,几百年过后仍散发鲜艳光泽。 在西藏很多大寺庙,珍藏的佛经中,相当一部分是由金汁写成,而由金汁书写的经书都是非常重要的佛教典籍、史料记录等。所以现在再翻阅时,几百年的佛经字迹仍清晰。
图为金汁写成的经书。
在西藏,黄金的功能非常强大,已经延伸到了藏医中。藏药的原料一般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传统藏医,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症状,加入特制的适量金粉,被巧妙运用。
图为镶嵌黄金的转经筒。
黄金也用于西藏法器、佛像、灵塔、佛教建筑中。常能在寺庙见到金制的坛城、佛像。比较有名的布达拉宫内,几座灵塔由金银制成,还镶嵌了很多宝石。著名的罗布林卡的金顶也曾鎏过金。
图为文物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像。中新社记者 张伟 摄
图为文物金奔巴瓶。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