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在战疫中闪亮

  • 我要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在战疫中闪亮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曲阜七周年之际

  “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7年前,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时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在经历过疫情考验后的今天学习回味,给人以全新的启迪。

  时值冬日,回望从春到夏、从夏到秋的数月时光,那些生死救援画面,那些感天动地的守望相助细节,依然历历在目。

  历史,必将铭记2020年——农历庚子年新春临近、万家团聚之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一场全力以赴、众志成城的抗疫大战打响了。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这里彰显

  “我请战!”“我报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一个个滚烫的红手印,许下齐鲁儿女铁骨铮铮的誓言;一封封沉甸甸的请战书,彰显着山东医者的仁心与担当。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国家至上的大局意识、公而忘私的高尚境界、同舟共济的美好品质,成为一代代齐鲁儿女的人生追求。

  “我是重症医学科医师,没成家、无牵挂,请让我去!”作为日照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最小的成员,25岁的莒县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万修花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然而出征时,未婚夫原本打算要和她去民政局登记结婚。

  有着29年重症医学科工作经验的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丁敏,瞒着家人主动报名,成为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重症护理组组长。81岁的母亲知晓后,藏起所有担心与不舍,打来电话:“我们支持你,你就应该去!”

  在大年初一抵达黄冈后,丁敏在30个小时不眠不休建起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第一个重症ICU后,仅休息3个小时,又带领队员将医疗物资通过缓冲间搬到隔离病区,迅速建立起耗材库、药品库。在医疗物品奇缺的艰难条件下,丁敏亲自改良了医疗器械,大大提高了救治的效率和质量。

  自1月25日起,山东省先后派出12批、1775名医疗队员奔赴湖北战疫一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他们用大爱、智慧与汗水,谱写了一曲守护生命的壮歌。

  在武汉,不只是医护工作者,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山东人的身影。山东省公安厅反恐怖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徐锐,接到组建赴武汉抗疫支援队的通知后,在已超龄的情况下仍积极争取获得“逆行”机会;沂水县个体经营户孙吉国、许德强在疫情发生后带着采购物资奔赴武汉,并加入当地的青年志愿者车队,为医院运送物资,接送医护人员,不辞辛苦,55天共计行程两万多公里。两人都是一米八多的大个子,很多他们服务过的当地人一时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就以“山东兄弟”相称。这个名字既指他俩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兄弟,也指困难时赶来相帮,是武汉人的山东兄弟。

  作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山东加大蔬菜、粮油、肉类等对外供应,保障湖北等重点地区群众日常生活所需。其中,有一夜之间驰援武汉的350吨寿光蔬菜,有兰陵、金乡、滕州向武汉无偿捐助的新鲜蔬菜160吨、优质大蒜500吨、土豆66吨。

  疫情大考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气息

  10月15日,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一路之隔的武汉客厅人潮涌动,为期3个月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在这里开幕。

  1100余张照片、1000余件实物展品、45个视频、33处大型场景……把人们的思绪重新拉回到那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

  全国一盘棋,同心来抗疫。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社区;从医务人员到志愿者,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共同冲锋陷阵、日夜坚守、忘我付出,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伟力。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在这次抗击疫情的举国战役中,这种宝贵的家国情怀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河南嵩县竹园沟村300位村民连续劳作3天,徒手从冰天雪地拔出10万斤大葱,连夜紧急送到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