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科技会使人性发生质变
本报记者 王金跃
在拍摄了《目击者之追凶》等颇受好评的悬疑犯罪片后,青年导演程伟豪的新片《缉魂》今天正式公映,在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时,他强调,这次自己尝试拍摄一部东方式的软科幻电影,“希望将西方的灵魂概念和东方人对于生命的感受结合起来,探讨科技高速发展会给人性带来怎样的改变。”
■谈故事
在小说基础上加入东方灵魂概念
《缉魂》改编自科幻作家江波的小说《移魂有术》,讲述了张震饰演的38岁检察官梁文超身患癌症,知道时日无多,为了给刚怀孕的妻子刑警阿爆(张钧甯饰)减少负担,决定重回工作岗位探查近期发生的一起富豪离奇命案。在侦查过程中,二人发现,利用RNA技术可以将一个人的灵魂移植到另一个健康的人身上,命案背后盘根错节,凶手难以确定,在情与法之间,二人分别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程伟豪坦言,看完小说后,自己最感兴趣的就是书中“灵魂转移”的部分,并且就这一理论询问过相关专家,“这是有真实科学依据的,利用大脑中的RNA粉末有一定几率可以将人类的认知记忆复制并移植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体里,从而在这个人身上可以获得另一个人的记忆。”
在改编剧本的时候,程伟豪就在思考,是不是可以杂糅进一些东方的观点,“在东方人传统的观念中,人去世后也会有灵魂,但是灵魂真的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吗?”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剧本的改编工作。
这几年,由于家人的关系,程伟豪对生老病死有很大的感受。在改编剧本的时候,他的父亲由于癌症去世,最后半年的生命状态,给了他很大的冲击。可以说,片中张震饰演的梁文超和张钧甯饰演的妻子阿爆的心路历程就来自于程伟豪真实的生命体验。“看到了这些生离死别,让我开始思考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成为我想创作这部电影最主要的原因。”
每部电影都有一个最想表达的情感,在程伟豪看来,《缉魂》这部电影就是亲人之间的爱,尤其是伴侣之间的爱,“为了你爱的人,你究竟会做到什么程度,尤其是在生老病死的极端状态下,可以更加深刻地去体现这些事情。”
■谈演员
张震演出癌症病人的真实状态
张震一开始就是扮演片中梁文超检察官的首选,程伟豪看了他主演的《绣春刀》后,非常喜欢,觉得他除了长得帅,眼神也非常有故事性。在写剧本的时候,一直拿他的样子做设定,随后抱着试试的心态去联系张震,没想到他看过第一稿就非常有兴趣,“他是第一个定下来的演员。”
程伟豪第一次见面就提出了瘦身的要求。因为目睹了父亲去世前的状态,他认为要想演好梁文超,瘦是最基本的,他建议张震最少减重20斤。张震一开始有点担心,毕竟一个人年过40,代谢就减慢,一下子减掉20斤,难度很大,但他很快决定要挑战一下自己,“我们一拍即合。”
三个月的时间,剧组专门为张震找来营养师,营养师定了一系列计划,比如第一个月要增肌,要运动,还要吃特定的营养餐;第二个月的时候,就需要快速的瘦身,这时候要减肌减脂,持续控制饮食;到了最后一个月,每一餐就只是吃沙拉,再加上运动,张震很快就瘦了下来,“最多的时候,他的体重降低了24斤。在整个过程中,他的抵抗力变弱了,甚至有上吐下泻的时候,还容易感冒。”
程伟豪认为,没有消瘦的身体,一个人的病态感光靠演是演不出来的,“我真的非常感动,作为一个演员,张震愿意为了角色付出这么大的努力。”
跟张钧甯也是第一次合作,程伟豪看过她以前演的很多古装戏,发现她的角色都有坚毅的气质,这跟《缉魂》中的阿爆非常像,这一点很打动他。但他对张钧甯也提了一个要求,就是留短发,“我的心中,大部分女刑警都是留短发的,虽然她的经纪公司很反对,但她本人很快就答应了。”
程伟豪之前的电影都是常规的跳跃式的拍摄方式,这次《缉魂》因为预算高了一些,所以就“任性地”用了顺拍,就是按照剧本的顺序从头一直拍到尾,这样两位主演就可以按照剧情的走向来理解角色的心境和情绪,到了需要角色情绪爆发的戏份时,他们也能很快进入状态。程伟豪发现,两位主演都非常专业,对于角色的理解甚至比他还敏感到位,“作为导演,要做的就是捕捉到他们最有神采和灵光的表演瞬间,然后在剪辑台上剪辑出来。”
■谈拍摄
希望拍出《机械姬》的软科幻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