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累计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超57.5万个 将着力构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

  • 我要分享:

  中新网苏州4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文化和旅游部23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工作总结部署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全国现已累计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超过57.5万个,下一步,文旅部将着力构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 ,在更大范围推进改革。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旭介绍,截至2020年12月,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的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全国省、市、县三级普遍制定了实施标准或服务目录。

  二是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扎实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国累计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575384个。

  三是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广泛建立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全国有2578个县(市、区)建立文化馆总分馆制,2397个县(市、区)建立图书馆总分馆制,建成分馆数量均超过2万个。

  四是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全国有406家公共图书馆、394家文化馆、1051家博物馆(含507家非国有博物馆)和95家美术馆进行了试点探索。同时,积极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统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改革任务,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公共文化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旭表示,公共文化领域未来工作重点包括,一是着力构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及时总结“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经验,在更大范围推进改革,以构建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为抓手,在建设标准、设施布局、建设主体、功能设置上进行创新,扩大总分馆制覆盖面,提升乡镇文化站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

  二是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广泛开展“全民阅读”,主动适应公众阅读习惯和媒介传播方式变化,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时代感的阅读活动;实施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创作生产更多反映时代主题和群众生活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发挥“群星奖”示范作用,引导群众开展广场舞、“乡村村晚”、“群众歌咏”等接地气、正能量的文化活动;探索公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景点,统筹实施一批文化和旅游惠民服务项目,构建主客共享的文旅空间。

  三是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平台。完善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把文化企业、民间协会组织、群众文艺团队等纳入供给主体范围;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灵活精准的供需对接机制,完善“订单式”“预约式”服务,实现“自下而上”“依需定供”,形成“需求采集、服务供给、效果评价、改进创新”的良性循环。

  四是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加强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字信息资源存储质量;加强网络化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云平台;加强智能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会议还对旅游厕所革命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还指出,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牢固树立改革意识、高度重视改革工作,把深化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支持力度。要把改革工作纳入“十四五”公共文化规划重点任务,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把目标任务谋划好、把项目举措设计好。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抓好改革任务落实,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守好安全底线,抓好公共文化场所、旅游厕所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服务、防控“两不误”。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以及下一步继续支持公共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措施;苏州市、北京市东城区等9个地方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