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姹紫嫣红春风至,无边光景一时新

  • 我要分享:

  1920年秋,《新青年》换上了新封面。

  圆形地球上,两只手紧紧相握,寓意中国人民与苏维埃俄国心手相牵,全世界无产阶级将联合起来,抵抗一切剥削和压迫。至此,新文化运动重要阵地《新青年》正式改为中共早期组织机关刊物。中国文艺与党的发展开始血脉相连、命运共担。

  一部现当代中国文艺史,就是党领导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用文艺记录党带领人民砥砺奋进、自立自强的过程。从歌剧《白毛女》到小说《创业史》,从戏曲《朝阳沟》到油画《黄河颂》,从电影《英雄儿女》到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从话剧《龙须沟》到电视剧《山海情》……党的光辉历程在作品中辉映,文艺的旋律在百年征途中激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艺阔步迈入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心文艺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锚定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创作的价值航标,标注了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文艺史诗,挥毫起笔。广大文艺工作者带着嘱托探索和接力,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

  1、把人民镌刻在新时代文艺光谱中

  1942年5月,一场历时20多天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厘清了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开启了中国文艺发展的新纪元。

  “到农村、到工厂、到部队中去,成为群众的一分子。”随后,文艺工作者高擎人民的旗帜,喊着响亮的口号,奔向生活,奔向基层,从人民的火热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72年后,又一场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恰如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时代回响。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一万四千多字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

  两个时代,两场座谈会,跨越70余年,却贯穿着同一主题词——人民。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社会主义文艺,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人民,深深地镌刻在新时代文艺光谱中,浚通了当下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2020年年初,疫情袭来,山河静默。在新冠病毒的步步紧逼下,在未知恐惧的冰冷笼罩中,人们紧张、焦虑、恐慌、畏惧,而又不知奈何。

  一部作品就是一次驰援。疫情防控期间,广大文艺工作者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剧场走向云端,创作作品,为爱发声。歌曲《坚信爱会赢》、快板《坚决打赢攻坚战》、河北梆子《天佑中华》等,抚慰患者的心灵,给人以春天般的希望。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

  “作为土地,是谁把我耕种;作为庄稼,我情愿被谁收割。”这是作家王宏甲写给自己的创作箴言。多年的采访,多年的写作,多年行走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使他深刻懂得文学应为谁而写,为谁而作:人民,还是人民。

  为了创作脱贫攻坚题材作品,王宏甲深入国家贫困县贵州毕节,走访过100多个乡村,采访笔记装满了整整一个行李箱。他把这种创作,看作是一种寻找:“我是在寻找我心灵的故乡,情感的归宿。”

  到田间地头去,从人民中间来。近年来,文艺工作者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一次次远行,又一次次归来。

  心中一旦装满人民,笔下的文字就会散发出光的色泽、花的芬芳、春的希望,作品就会像果实一样饱满、如江河湖海般奔淌。

  2、从时代前进中获得力量

  5月7日晚,观众散场,大幕关闭,剧场恢复了演出前的寂静。在后台,贾文龙坐在镜子前卸下装扮,也卸下了一天的紧张和疲惫。

  演豫剧《焦裕禄》六百多场了,贾文龙每次演都会有新感受,尤其是这次进京参加中宣部、文旅部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更是意义非凡。“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重新把焦裕禄精神带到观众面前,更能坚定我们践行初心使命的理想信念。”

  这几年,贾文龙演了很多现实题材作品,有反映脱贫攻坚的《重渡沟》,有反映革命英雄的《尘封的军功章》,有反映先进典型的《村官李天成》。他对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有更真切的认识:“文艺要贴近时代,书写时代,要去引领人的思想,提振人的精神。”

  文艺向来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照亮国民精神的灯火。百年来,在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