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致信这位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溯本源·守初心·传薪火”党员主题教育基地近日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发祥地——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开展示范活动。

  在该基地展厅,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1921年亲笔写给享誉世界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开拓者和奠基人杨钟健先生的一封信,引人瞩目。

  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信的内容是什么?收信的杨钟健先生是怎样一位科学家?

中科院“溯本源·守初心·传薪火”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杨钟健发现的“中国第一龙”化石。 /p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科院“溯本源·守初心·传薪火”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杨钟健发现的“中国第一龙”化石。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为补报少年中国学会入会志愿书致信

  中科院“溯本源·守初心·传薪火”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展出资料显示,1918年杨钟健考入北京大学,北大期间,他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先后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少年中国学会”“社会主义青年团”等学生组织,非常活跃。

  1921年7月,杨钟健已任少年中国学会执行部主任。1921年9月,正在长沙文化书社的毛泽东为补报少年中国学会入会志愿书一事给杨钟健手书一封信函,内容如下:

  “钟健先生:

  前几天接到通告,知先生当选执行部主任。今日又接来示,嘱补填入会愿书,今已照填并粘附小照奉上。惟介绍人系王君光祈为我邀集五人,我现在只能记得三人,余二人要问王君才能知道。以后赐示,请寄长沙潮宗街文化书社为荷!

  弟泽东 二十九”

  据了解,该基地展出的此信函为复制件,其原件现收藏保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全力发展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奠基大业

  中科院古脊椎所介绍,该所创始人杨钟健先生年少志远,他一生中有四个最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北大求学,寻求救国之路;第二阶段是国难当头,继续开展发掘和研究工作;第三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开拓新的机遇;第四阶段是人到晚年,仍致力于古生物研究工作,鞠躬尽瘁。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杨钟健先生的照片与达尔文、欧文等世界级科学泰斗悬挂在一起,也是唯一一位享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1927年8月,杨钟健在《中国古生物志》上用德文发表博士论文《中国北方之啮齿类化石》,这一专著的出版标志着古脊椎动物学在中国正式诞生。1928年2月,杨钟健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踏上回国旅途。

  1929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正式成立,杨钟健任副主任,专门从事古生物学研究工作。他在回忆中写道:“我一方面参加周口店工作,一方面又到外地考察,在北平时间还写报告,做研究……自1929年以后,我索性将家中的事全抛在一边,专心致力于研究,一年以来幸尚有贡献”,可见杨钟健当时对这份事业非常投入。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12月底,地质调查所首次公布并展示周口店“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世界。

中科院“溯本源·守初心·传薪火”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杨钟健先生的伟大科研成就与贡献。 /p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科院“溯本源·守初心·传薪火”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杨钟健先生的伟大科研成就与贡献。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在云南发现中国第一龙“许氏禄丰龙”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钟健于1938年赴昆明,着手成立地质调查所昆明办事处,开始对云南地质和古生物开展调查工作。

  杨钟健后来在禄丰发现大批化石,经过将近两个半月的发掘工作,采集40余箱化石。除对第三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及相关地层的研究外,杨钟健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中生代禄丰动物群的研究,他发现的“禄丰蜥龙动物群”,反映了地球和生物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