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胖妞”出圈之后 14位“唐宫小姐姐”一直在努力乘风破浪

  • 我要分享:

  河南“小胖妞”出圈之后 14位“唐宫小姐姐”一直在努力乘风破浪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郑超/文记者邓万里/图

  兴奋、平静、疲惫……一夜成名之后,“唐宫小姐姐”在种种别样的感受中,迎来应接不暇的超强度工作。

  《唐宫夜宴》火出圈后,14位“唐宫小姐姐”肩负起更大的使命。好在,她们乐此不疲,并倍感幸运,用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化解暂时汹涌而来的压力。  

  如今,她们拥有了专属的“艺名”,真正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文化IP。这些河南“胖妞”,将继续以低调勤奋的姿态,从一个高光时刻走进下一个灿烂的明天。

  魔鬼般的训练,让她们“舞”进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在选秀节目“大混战”的情况下,谁也没想到,一夜之间,河南有14位唐宫女乐官“成团出道”,凭借《唐宫夜宴》火爆全网,迅速收获了全网各大媒体的关注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还发文点赞推荐,称“唐朝陶俑复活,翩翩起舞,就像时光倒流”。

  台前,她们体态丰腴、表情俏皮,化着斜红妆,穿着三色襦裙,美得各有风韵。她们把少女的神貌演绎到极致,穿梭在一幅幅古籍名画之间,带观众领略大唐的盛世奇观。

  幕后,她们都是来自于郑州歌舞剧院的90后、00后演员,为了最大限度还原出唐代少女的风姿,口含脱脂棉球、身穿厚重棉服,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努力。

  回顾演出和节目录制时的日子,种种场景历历在目:棉球含久了,会硌得牙龈出血;头上的假发,勒得头皮发麻;练累了,盖上衣服席地而卧……然而,只要听到开机的信号,少女们立马抖擞起精神,快速进入表演状态,投入下一场拍摄。

  “大家可能不知道,每个演员的个性,都和她们饰演的角色高度吻合。”郑州歌舞剧院舞蹈编导陈琳举例,拿琵琶的演员,本身就活泼开朗,有些古灵精怪,所以成为“使坏”的那个角色,非得把身边乖巧走路的同伴撞倒。

  当号角响起,她们收起慵懒任性,迈着训练有素的步履,向着荣誉和不可预知的命运走去,透出大唐帝国统治阶级的绝对权威和对艺术的常态高标,展现夜宴的风采。

  在短暂的音乐节拍中,如何“舞”出这些丰富的信息量?在排练后期,演员们被要求带妆反复训练,每天至少半小时。最终,在魔鬼般的训练下,她们“舞”进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更是“舞”进了观众心里。

  “火了”之后心情变得复杂,从兴奋到平静再到疲惫

  早在2019年下半年,“唐宫小姐姐”这一团队就已组建完毕。当时,郑州歌舞剧院正在备战“荷花奖”,排练的舞蹈作品暂定名为《唐俑》。经过近一年的创排,2010年10月,舞蹈正式定名为《唐宫夜宴》,参加“荷花奖”这一中国舞蹈界最高级别大赛,获得了提名奖。

  “红了,火了,我们出圈了!”郑州歌舞剧院首席演员易星艳表示,当听到铺天盖地的赞扬声时,她和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一样兴奋,一样惊喜,但没过多久,心情变得平静下来,再后来,疲惫感毫无防备地汹涌而至。

  年还没过完,元宵晚会表演紧随其后。短短6天,演员们要奔波于郑州、洛阳、开封等多地,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外景拍摄不同于舞台,地面对舞鞋的磨损毫不留情,所有演员的舞鞋都磨破了洞。小姐姐们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20个小时,再加上天气寒冷,大家的劳累程度达到了极限。当“唐宫小姐姐”结束了洛阳的拍摄,返回郑州时,一半以上的人都有了感冒发烧的症状。

  高频次的演出背后小姐姐依然保持着活力和朝气

  《唐宫夜宴》火了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超强度的工作和紧张的各种演出活动。”郑州歌舞剧院院长孙书杰直言。

  自河南春晚之后,演员们又先后完成了郑州市台春晚、河南省台元宵晚会、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乘风破浪》、西华桃花节开幕式演出、黄河文化月启动仪式以及大型舞剧《精忠报国》演出、世界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大型舞剧《水月洛神》演出及宣传片录制、拜祖大典演出、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演出等一系列的演出活动。

  仅以5月和6月这两个月为例,郑州歌舞剧院共完成了46场郑州市“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的表演和十余场节目演出录制活动。

  密集的工作安排,也会令人疲惫。而大多数时间,14位少女像14朵绽放的向日葵,欢乐时时充斥在这个大家庭中。她们热衷于“互黑”,拍下某个姐妹的“丑照”,做成表情包,发到群里相互娱乐;或者,在工作间隙跳起《野狼disco》,拍成短视频发到网上……甚至,她们还会对陈琳“痛下黑手”,和陈琳开玩笑逗趣。陈琳并不生气,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这正是年轻演员的活力和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