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擎:生活除了KPI,还有心灵之旅

  • 我要分享:

  因《奇葩说》而成为“网红教授” 新作《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受追捧

  刘擎:生活除了KPI,还有心灵之旅

  一个夏日的午后,北京37摄氏度的烈日骄阳,众多年轻人渴望通过哲学获得“清凉境界”。刘擎教授在这一天走进了北京一家商场,在熙攘人群的围观中,与读者们对谈世界。

  商场一层的中庭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物质的浓郁气息就在左右漂浮着,电梯吞吐着消费者涌入涌出,二层、三层的购物者好奇地向下俯视着会场,所有的感官都被稀释,人似乎变得渺小了。就在这样魔幻的时空中,刘擎教授的讲座让人想起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走进雅典市场与民众讨论的情景,他儒雅的声音让人们匆忙的步履有所停顿,纷杂的思绪被片刻地聚焦在一处,人们听到了“哲学”的名字。  

  刘擎是中国目前思想史领域最好的老师之一,他在华东师范大学讲授了15年的现代思想课,从2003年开始,每年年末撰写的《西方思想年度述评》被哲学家陈嘉映评价为“特别值得读,国内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写出来。”因为《奇葩说》第七季,刘擎更是从学者成为大众新“爱豆”,最新出版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书名虽然听着颇为高冷,却成为粉丝们的必须入手之作。

  刘擎教授谦和低调,但也很“生动”。他会对接受记者采访时间短而抱歉;会在听到有年轻人喜欢哲学而且考上哲学系时,情不自禁地提高音调说“太好了”;也会在深夜读到一篇令他感动的文章而有朗诵出来的冲动。种种样子,都是刘擎。就像他说,所谓“真实的自己”,这个说法本身是有问题的,它好像是给出了一个单数的真实的自己,其实每个人是多面的,当然这个多面有主次之分。

  对于自己走红后,外界赋予他的更多标签,刘擎表示他很认同《自我的本质》一书作者的观点:“一个人的自我,其实你并不是你以为的自己,也不是别人以为的自己,你是你以为的别人眼中的自己。”

  刘擎说自己参加过很多活动,《奇葩说》只是其中之一,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影响,让人们以“网红教授”来标签他,但就他个人而言,自己仍然是一个大学老师和学者,“我在《奇葩说》上跟大家的交流交锋,仍然是在学者教授这个主要框架的延伸。”

  人的生活是要有意义感的,哲学就是在探索生活到底怎样才更有意义

  6月19日下午,得到图书和西西弗书店在丽泽天街联合举办了《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分享会,“思考无用的问题,能给你带来什么”是刘擎教授这次想和大家讨论的话题。

  刘擎表示,所谓有用的问题,就是与人的生物性生存最基本相关需要的那些问题,但是人和动物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区别。区别在于人不光生存,还会思考自己的生存,“我们不仅做事,还会想自己怎么做事,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结构。”

  刘擎认为,这些问题,从维持生活基本需要的角度来看是无用的,但它却是重要的,因为人的生活不是一个纯粹动物意义上的生活,不是能够维持自己的生物性生存就行了,人的生活是要有意义感的,“我们是动物,但是我们是要追求意义的动物。”

  当生活顺利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人们通常不会特别明确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如果遇到问题了,第一步的思考也是“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未必是哲学性的思考,什么时候会出现哲学性的思考呢?刘擎讲解说:“是发现一些现成的求解方式,不足以回答我们的困惑或者焦虑、不满、不适感,这时候我们就进入了哲学的阶段。这些问题不会因为难以回答就消失了,如果你能彻底忘掉不再关心这些问题,你真能做到的话,恭喜你,你要么变成了神明,要么就变成了动物。”

  所以,刘擎表示,哲学就是在探索我们的生活到底怎样才更有意义:“这是一个难题,它的难在于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没有一个普遍有用的答案,它是高度情景化的,需要自己探索和思考,而且这个答案经常可能会被否定和改变。”

  虽然困难,但是刘擎教授认为人们需要哲学思考,他举例说,某IT公司一位职员内心很不快,因为和他同时入职的一位同事在过去三年晋升了两级,他只晋升了一级,而且这个小伙伴比他还小九个月,“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些KPI(重要绩效指标),以及和KPI相关的维度上,而生活是丰富的,生活还有别的东西,有樱桃的滋味,有心灵之旅。在一次访谈里,我说在内卷和躺平之间有很多中间地带,我觉得这是可能的。但是,它是困难的,因为你需要支持,你首先需要自己的支持,你要给自己一些信心,你要有一个独立于现在特别主流的评价模式。我觉得这是重要的,而哲学思考就是会帮助你建立自己的、不同于主流支配性标准的标准。”

  一面是太爽了,一面是太难了

  这是现代人精神状态的特质

  很多年轻人吐槽压力大,不快乐,而刘擎教授在《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中的哲学讲述无异于一盏明灯,令人颇有醍醐灌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