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才武略冠群英 今天来讲武状元

  • 我要分享:

  文才武略冠群英 今天来讲武状元

  ◎何肆

  科举制度从隋朝初创到明清鼎盛,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状元文化”自古的魅力亦延续到今日中国。

  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由明史学者章宪法先生撰写的《文状元:一个从学子到宰相的人生奋斗历程》和由知名学者张全海博士撰著的《武状元:一个从庶民到将军的人才培养工程》,通过详实的文献考证、妙趣横生的历史讲述,搭配以500余幅珍稀古籍版画,深刻挖掘古代中国普通人如何通过个人努力实现阶层跃迁。锁线精装的两本书封面大红摆在一起,营造出“中状元”的喜庆之感。内封深具皇家气度的“文魁”和“武魁”也展现了设计师的匠心。  

  古代科举制度的研究里,武举制度研究一直是冷门。

  《武状元》以清康熙朝武状元曹曰玮为主线,从“将帅之姿者”的唐朝开始,于武状元定有“射两石弓,马射九斗”的“绝伦”武功的清朝结束,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武状元封侯建功的故事。全书分为四章,讲述了武举制度的形成历程、武科考试过程、武状元的仕途生涯,以及武状元必备的文韬武略技能。

  《武状元》作者张全海的研究,是耐得住寂寞的格物致知。作者既是传统武术的亲身习练者,又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长期研究者。对张全海来说,《武状元》的写作并不是纯粹的书斋式研究,这本书既包含了作者20多年田野调查的实践经验,又承载了他严谨的科班学术训练。

  讲科举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讲武术更是容易坠入云雾,而《武状元》把这些融入到传承有序的文献与人物故事中,让读者从历史脉络中体味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武状元:一个从庶民到将军的人才培养工程》出版之际,作者张全海博士接受了我们的访问。武举制度是怎样的?与文艺作品里展现有何不同?延续了20年的研究中他有哪些新发现,又经历了哪些感慨万千的时刻?细听作者为我们讲述。

  武状元非一介武夫,还要“兼通经史

  问:在《武状元》这本书中,您提出,历史上武科科举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培养工程,武状元就是这个人才培养工程的产物,可否为我们大略讲讲这方面的情况?

  张全海:武状元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类从斩木为兵的自发行为,到通过武科考试选出武状元的制度自觉,是一个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更是一个跨越千年的人才培养工程。

  中国尚武精神虽然源远流长,先秦以射艺选拔官员,国家崇尚武艺,孔子教弟子骑马射箭;民间私学蔚起,秦有白起,汉有韩信,英雄多自草莽。历经千年酝酿,至唐武后时期才设立武科、兴办武学,以国家制度形式保障武举人才的培养。宋仁宗天圣八年,也就是公元1030年,中国才正式诞生了第一位武状元。

  但宋太祖赵匡胤玩了一把“杯酒释兵权”之后,中国历史便跌入了“重文抑武”之河,武人功劳再大,职衔再高,也要受文官的节制。在文人面前,武人总要“低人一等”,二品的文官完全可以节制一品的武官。

  又所谓“穷文富武”,家里再穷,只要弄几本四书五经、时艺攻略,就可以走上文科科举之路。然而武举的装备就没那么简单了,弓、刀、石、马、箭,不亚于现在要配备一辆豪华悍马车、一把AK-47步枪,还有更多的其他装备,然而这只是装备。练武是个极耗体力的活,营养跟不上肯定是不行的,你看现代运动员吃的营养餐就知道是什么条件了。古代没有那么多牛奶,起码豆浆要保证供应吧?所以说,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很难走武举之路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习武无疑是一项巨大的人才培养工程。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看似轻松的科举诗谚,然而真实的登科之路是不可能这样轻松的。从一介童蒙经过层层筛选闯关,最终登堂入室,接受皇帝殿试钦点,就是一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难道路。而又要从“独木桥”闯过来的举子当中选出头名状元,那恐怕就只能用“走钢丝”来形容了。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三年才培养出一个状元来,这是多么小的概率,其难度绝对要比现在的“高考状元”大很多。

  武状元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是毫无疑问的首要条件,能搬起二三百斤的巨石,挥舞百余斤的大刀,拉开十余力的硬弓,绝非普通体质的人能做到的。要有矫健的身手,能上马骑射,百步穿杨,没有超人的禀赋也是很难做到的。而且武状元往往并非一介武夫,还要“兼通经史”,除了要在外场武技上独占鳌头外,在内场考试上也要有出色的文章。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武场上比试,有各种指标参数可依,但在文场上则没有非常直观的数据分高低,往往跟判卷人的喜好相关。如果碰上对脾气的考官,则能幸运胜出,尤其是碰到喜欢文才的皇帝,则可能会加大文场考试的权重。

  “文武双全”往往是成为武状元的必备素质,所以武状元的培养也是一个自我修炼、综合培养的巨大工程。

  武科考试并无二人直接对抗环节

  问:很多读者对武举的科目也很好奇,大部分读者都是通过古代小说戏曲对武科有印象。文艺作品中和历史上的真实的武科科举内容差别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