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人的奶酪不让你随便动?

  • 我要分享:

  为什么西方人的奶酪不让你随便动?

  ◎魏水华

  ▲人类最早的奶酪,是在哪个国家发现的?

  ▲全世界第一家现代化的奶酪工厂,是在哪个国家建成的?  

  ▲现今全球奶酪产量最大的国家,是英、法、意那几个传统奶酪大国吗?

  ▲黑死病、大航海又先后怎样影响了奶酪的兴衰?

  ▲今天,给大家提供一堂关于西方文明的常识课,主角是,奶酪。奶酪对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很重要吗?如果说东方农耕文明离不开豆制品,那西方自游牧发展而来的文明也绝少不了乳制品。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深有感慨地说:谁能治理好一个有258种奶酪的国家?

  乳品和豆类之别是游牧和农耕文明的分界线

  乳制品与豆制品,几乎在每一个味觉生态位中,都能衍生出相对应的食物。比如,对应酸奶酪的豆腐;对应蓝纹干酪的臭豆腐;对应黄油的大豆油;对应生压硬熟干酪的豆腐干;对应干酪皮的豆腐皮;对应调味用咸奶酪的豆豉;对应洗皮干酪的腐乳……

  乳品和豆类,是游牧和农耕文明背后稳定的劳动副产品,在肉食供给不足的时代,它们是人类获取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蛋白质来源。基于这两种基本食材,人类几乎穷尽了所有的智慧,发明出了品类繁多、结构完善的乳制品和豆制品谱系。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乳制品与豆制品的强对应性并非巧合,不管是奶酪、酸奶、干酪皮,还是豆腐、臭豆腐、豆腐皮,它们都是嚼感、味感和饱腹感达成和谐的作品。

  但从原材料本身来看,乳品和豆类却有一个巨大的差异:保存方式。作为植物种子,豆类的保存极其简单——干燥、避光,不需要过多处理,就能适应长时间的仓储和运输。制作成豆制品后再发酵,更多时候只是为了氨基酸带来的鲜美滋味。

  但乳品却完全不同:生乳在室温条件下,最快在五小时内就会变质。在杀菌、物流和保鲜条件不发达的时代,发酵成了唯一延长乳品保存期限的方法。这是大部分乳制品都带有“酪”字的原因。用英语音译,它们都是“芝士”(cheese)。

  显然,奶酪这个概念,不仅局限于西餐里常见的配菜,而是全人类出于保存的朴素目的,对乳品进行发酵-脱水深加工的一个食品大类。

  奶酪,从不是一种代表身份、地位的食物

  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早接触“奶酪”这个词,是在动画片《猫和老鼠》里——老鼠想方设法想要获取的食物,一种黄色、多孔、三角形的块状奶酪。

  事实上,虽然啮齿类是机会主义动物,不会放弃尝试任何一种食物,但因为发酵乳制品散发的味道实在过于强烈,而老鼠的嗅觉又十分灵敏,所以对它们而言,奶酪绝不是最优选。如果给出足够多选择的情况下,老鼠不会选择奶酪作为食物,而是更喜欢去吃谷物、水果、糖果这些热量较高的碳水化合物。

  为什么在西方很多寓言、戏剧和小说中,偷吃食物的老鼠都会与奶酪绑定?显而易见,在无法冷藏的时代,人们会优先把更好的食物储存和保护环境留给谷物和腌制肉类。因此,保存条件粗放的奶酪,成了饥饿的老鼠们无奈的求生工具。

  相反,人们似乎也对微生物侵蚀、啮齿动物和昆虫啃咬之后的奶酪不挑剔,更多时候,还将之视作奶酪风味的一部分。在意大利撒丁岛,人们会有意将活蛆注入奶酪内部,推动发酵进程,并增加风味。

  与其说这是体现当地民俗的餐桌风情,倒不如认为,来自先祖时代的味觉记忆,至今仍留存于边远地区的食谱里。

  奶酪,从不是一种代表身份、地位的食物。更多时候,它是物资匮乏和食物保存手段落后的产物。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多数人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爱吃的食物。文明程度和物产资源,才是饮食结构的决定者。

  拥有古希腊、古罗马辉煌历史的欧洲,文明发展底蕴和中国不相上下,而且与中国中原地区同样属于渔猎畜牧为辅、农耕为主的生产模式,所以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和中国的饮食习惯十分相似。比如,根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节律,欧洲人和中国人从前都是一天只吃两顿的。早起劳作一会儿后,吃早午餐以补充消耗掉能量;下午劳动结束前把剩下的食物吃完,既方便耕种结束后轻装回家,又囤积足够多的热量应付寒夜。

  再比如,农耕产品小麦、猪肉,游猎伴生品的大雁、七鳃鳗、鲤鱼,都是欧洲人改善伙食,获取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这和中国人日常吃粮,逢年过节改善生活吃肉的饮食结构几乎如出一辙。而且为了保存肉类,欧洲人也发明了腌制、发酵工艺。当时的他们和中国人一样,吃腌肉的机会比新鲜肉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