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播种”艺术收获美好

  • 我要分享:

  美起来——在乡村“播种”艺术收获美好

  【我眼中的小康景象⑤】

  编者按

  大山中建起美术馆,田埂上奏起交响乐,“乡村娃”与音乐大师同台演出……看似“混搭”的场景,在今天的乡村中并非个例,而是悄然成为一种现象。随着小康生活的到来,高雅艺术不仅能登上“大雅之堂”,更可在乡土中拔节生长,带给更多人美的享受、美的氛围、美的素养与情怀。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新的要求。展望未来,夯实农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只是起点,如何培厚乡村精神文化沃土、提高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与审美水准,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课题。我们邀请一线实践者讲述他们在乡村“播种”艺术、收获美好的故事,并请专家点评分析,共同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汇聚智慧、探索道路。

  【讲述与思考】

  建一座美术馆,用艺术反哺故乡

  讲述人:湖北美术院原院长 董继宁

  我的故乡在湖北咸宁长寿村,这里翠竹掩映、群山环抱。进村不远,我筹建的“记山大屋”美术馆便坐落山间。自2010年开馆至今,已有11年之久。可以说,我把后半生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到了这座乡村美术馆的建设与运行之中。

  刚开始,总有人问我:老乡们有欣赏艺术的需求吗?即使美术馆建起了,能利用好吗?万一沦为“摆设”怎么办?说实话,这些问题我也考虑过、担心过。但是,通过不断的走访、调查,和老乡们深入交流,我发现建一座美术馆,用高雅艺术反哺农村建设,将是一件既利当下、又计长远的大事。

  这里和全国很多农村一样,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儿童、老人孤独留守,很多老房子、老建筑都被拆掉了,少有传统村落的痕迹。每逢过年,年轻人回乡后就去城区的KTV、游戏机室消遣,因为村里没有什么文化供给。前期走访中,老乡们的热情感染了我。不少人提出:“咱们村有文化基础,现在还有100多人在外地当老师。如果美术馆建起来,他们也能常常回乡,带着家人常来参观,带动咱村子的发展。”

  一边是文化供给的匮乏,一边是对艺术的渴望。考察之后,我坚定了办美术馆的愿望,相信乡土中一定能够孕育艺术的种子,只待合适的时机让它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2008年8月8日,美术馆正式动工,武汉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负责建筑结构设计。其间,我自费承担了1000多万元的建设、装修、设备费用。两年半后,美术馆建成了。它包括展览厅、多功能报告厅、创作研究室、收藏室等,可以举办展览、培训、交流以及文化惠民项目。运行以来,美术馆每年迎接1万多人免费参观,除了当地老乡作为“常客”外,还会聚了不少国内外美术爱好者和高校学生。“文艺名家进乡村”“董继宁英才计划培训班”等品牌活动也举办得红红火火。

  2017年6月,为纪念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我们在美术馆举办了一次画展,展出了齐白石、李可染以及其他著名画家的不少真迹。当天,周围乡村的大人、孩子早早排队赶来参观。有的孩子兴奋地说:“这虾子、牛,画得多像啊。我们以前只能在书本上看到印刷品,这次看到原作啦!”可染先生的几位弟子也在场,他们感慨:“原来农村的文化需求也这么旺,以后,我们得多为乡亲们做些事。”

  有一次,美术馆迎来了几位久居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参观完后专程找我,说要把拍摄的美术馆照片发给国外同学,“让外国人看看,咱中国农村不仅有黄土地,更有高雅艺术”。我深受触动,心想,如果能通过画笔将中国山村的崭新面貌传递给世界,必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2019年8月,美术馆举办了“丝路新语·‘一带一路’国际绘画艺术创作交流展”。那段时间,小山村来了不少外国人,老乡们的热情更高了。他们天天来看,还和一些能说中文的画家聊天。“洋画家”们即兴采风创作,一幅幅新时代中国乡村图景跃然纸上。

  办美术馆这几年,我深感乡村振兴不仅是让老乡吃得好、穿得暖,更重要的是发现、引导、培育他们对文化的精神需求。我常对人说:“艺术其实在民间。你看老乡们种的菜地整整齐齐,比我们种的漂亮多了,你能说他们不懂美,不能创造美吗?”

  我总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家乡做些事情。一个人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记你的“根”。而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滋养根系的方式就是用文化反映乡村大地的仁厚与博爱,用艺术再现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思,用笔墨记录历史发展的轨迹与希望,让家乡人文风物更加美好。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