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身作为当代文化的鲜活元素 博物馆迎来开放的3.0时代

  • 我要分享:

  将自身作为当代文化的鲜活元素 博物馆迎来开放的3.0时代

  ◆预计明年建成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扩容”的不只是面积,还有功能的升级

  ◆三百余年的博物馆史,谱写的是“开放三部曲”,呈现出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上的递进。

  ◆不断实现更好开放和更大包容的探索,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种种开放都是为了让博物馆最终实现“可用”和“乐用”,实现博物馆从物质到精神的开放。

  徐坚

  中国正在迈向世界博物馆强国,国内多个城市正在建设“博物馆之城”。最近,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新馆、郑州博物馆新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等一批大型博物馆建成开放分外引人注目,而苏州博物馆西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亦揭面在即。

  大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不断实现更好开放和更大包容的探索,也正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全球博物馆正在拥抱“第三次开放”,将日益成为观众可以表达、乐于表达、勇于听取其他人表达的空间

  回溯全球博物馆走过的历程,“开放”是从博物馆被当作值得追求的公共机构起、从严格意义的博物馆出现起,始终不曾改变的主题。当然,不同时代的博物馆有着不同的“开放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追求。

  三百余年的博物馆史,谱写的是“开放三部曲”,呈现出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上的递进。简而言之,就是从museum of people(人民的博物馆),确认法理归属和公共准入权,实现最显而易见的开放,可以用脚表达的开放;到museum for people(面向人民的博物馆),确认公共的主体性,实现空间和物的开放,可以用眼睛表达的开放;到museum by people(为人民所用的博物馆),确认公众对博物馆的阐释权,用头脑和心智表达的开放。如今,我们正面临的就是第三次开放。

  公共性是近现代意义博物馆的自我宣示,与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圣物、秘藏、宝库、珍宝橱、沙龙作出了必要而果决的切割。1683年,英国牛津的阿什摩林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1753年,大英博物馆成立,以作为国家和人民象征的博物馆自我期许,数年后面向公众开放。19世纪最后25年到20世纪第一个25年,伴随着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安大略美术馆等等经典类型博物馆的成立,博物馆成为社会公众的焦点,也成为知识生产的中心,全球博物馆迎来第一个黄金时代。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从第一个女性被博物馆接纳,到蓝领工人迈入展厅,从面向劳动者的博物馆之夜,到面向家庭主妇的社会教育课程,从无障碍通道到可以手摸的展品,全球博物馆始终不断打破可见和不可见的门禁,扩大开放范围。由此确认了博物馆在法理上、门禁规范上、硬件设施上的开放,也即博物馆的第一次开放,“museum of people”。

  1990年至今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球博物馆可谓处于第二个黄金时代。中心都市里,新建的博物馆不约而同地采用超大尺度,占领城市CBD,构成实际建筑和景观意义上夺目的城市天际线。然而,只有当成为文化意义上城市天际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时,博物馆才可以欢呼真正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到来。这需要博物馆实现更多、更好、更深刻的开放。事实上,在这个黄金时代的初期,博物馆已在探索走向“museum by people”的第二次开放,主动拆除围墙,为公众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文化服务。德娜·奈泽尔所指的“可见”和“可进入”就是探索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这种开放融入展陈之中。不少博物馆将原本深藏地下或者后台的文物修复放置到展厅展线之上,观众可以隔着玻璃,甚至在隔离线外就可以看到青铜器、大理石雕像、绘画是如何一步一步修复的。巴黎的布朗利埠博物馆通过一条下沉步道,将乐器库房变成展线的一部分,也开创了库房式陈列的先河。以藏品数字化和网络化为核心,牵动了博物馆从保护到教育各个部分的智慧博物馆也是第二次开放的产物。博物馆的“拆墙”火花激活了全球博物馆,我们正看到博物馆正在尽己所能地向公众开放更多。

  然而,这仍然不够!让我们重新回到博物馆第一个黄金时代的一些振聋发聩的论断,“博物馆要承担教育功能”“博物馆要像百货公司一样”,这道出了博物馆的本质职守和特色。教育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但博物馆不同于学校,不是义务性或者强制性教育机构,而是社会公众自我教育的场域。因此,我们是时候提出更深层次的开放了,这就是博物馆正在走向的第三次开放,即“museum by people”。博物馆要将知识生产权归还给观众和形形色色的被代言人群,让博物馆从单向度、自上而下灌输知识之地,变成观众可以表达、乐于表达、勇于听取其他人表达的空间。

  技术有多大魔力,取决于博物馆人对开放之道的理解,而种种技术和手段,都是为了实现博物馆从物质到精神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