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明馆:感受长江魅力 领略自然雄奇

  • 我要分享:

  长江文明

  感受长江魅力 领略自然雄奇(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走进鸟语花香的武汉园博园,除了欣赏各种风格的中式园林,还有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不容错过,那就是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长江文明馆于2015年9月落成开放,展览面积1.28万平方米;武汉自然博物馆于2018年7月建成开展,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在这里,你可以感受长江的魅力,领略自然的雄奇,体会地球上种种生命的精彩。

  文明长河奔涌不息  

  万里长江,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生生不息。长江文明馆常设展览“长江之歌 文明之旅”,以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文明融于生态为主线,运用丰富的文物、标本及多媒体展示手段,全面反映长江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

  走进序厅,巨大的东方剑齿象化石引得观众惊叹:“好高啊!”与现代的大象相比,剑齿象更加高大威猛,有更长的象鼻和象牙。剑齿象在1200万年-100万年前生活于亚洲和非洲温暖湿润的地区,后来由于环境变化逐渐灭绝。这件出土于甘肃的剑齿象化石,勾起了人们对地球上古老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遐想,昭示着长江的诞生与远古时代漫长地质演变之间的内在关联。

  “走进长江”展厅里,蓝色灯光勾勒出长江水系脉络。沿着地面的线条指引,参观者将开启一场浓缩的长江之旅:从长江之源沱沱河出发,途经长江上中下游重要城市,走向长江入海口崇明岛。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等11个省区市,注入东海。长江支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等8个省区,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

  在“物华天宝 大江厚赠”等板块,可以看到长江流域代表性的植物标本、动物标本和五光十色的各类矿石标本,让人不由得感叹:长江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论是珍稀的“水中大熊猫”中华鲟、“微笑天使”江豚、中国特有的扬子鳄,还是常见的“四大家鱼”、猪牛鸡鸭,在展厅里都有一席之地,它们展现了长江独特的水系生态和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头看似普通的白猪标本,在展板上有着大幅介绍。它叫瘦肉型湖北白猪,是由华中农业大学熊远著院士牵头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攻关培育出的瘦肉型新品种,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长江翻山越岭,一路向东,所到之处,美景奇观、珍稀动物数不胜数。四川的高山密林中,两只熊猫憨态可掬地走来。通体金黄的川金丝猴悬于空中,仅用一手抓住树枝,仿佛正要腾挪跳跃。来自云南的一大一小两只亚洲象亲密地站在一起,很多人以为它们是父子或母子,其实是一对夫妻。仔细观察,雄象高大且有醒目的象牙,雌象略矮而没有外凸的象牙,它们前额左右有两大块隆起,俗称“智慧瘤”。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在国内仅见于云南地区。

  自远古开始,人类便在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最早的陶器都产生于长江流域。在“感知文明”展厅,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工具、新石器时代的陶杯陶碗,默默诉说着先民的智慧。从琢磨细致的良渚玉琮到举世无双的“曾侯昃”剑,从精巧复杂的云锦织机到美轮美奂的苏绣屏风,从人文荟萃的岳麓书院到满载宝货的万里商船……几千年来,长江文化不断丰富、发展,汇聚成中华文明的壮丽画卷。

  自然奇珍引人入胜

  走出长江文明馆,穿过一个小广场,便来到武汉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常设展览“大河之旅 生命之歌”以大河为背景、生命为主题,以长江对话世界大河为布展理念,展出3000多件古生物、动植物标本,其中不乏全国罕见的珍品。

  进入展厅,人们首先会被来自侏罗纪时代的庞然大物——中加马门溪龙化石所震撼。马门溪龙是中国发现的体型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颈部特别长。这具化石出土于新疆奇台县,2016年修复装架完成,高7.5米,长24米,脖子就有12米长。

  在马门溪龙化石旁,放置着另一件“镇馆之宝”——同样出自新疆奇台的硅化木。它由侏罗纪时代的高大乔木石化而成,树形保存完好,木质结构清晰,长37米左右,根部最大直径2.7米,是国内博物馆展出的最长的硅化木。

  硅化木上方是一面长15.3米、宽8米的“龙”足迹化石墙,再现了2亿年前动物之间追逐争斗的场面。“龙”是古生物学对包括恐龙在内的爬行动物的统称。足迹化石是大自然用天然“录像机”为脊椎动物活动记录的“特写镜头”,形成和保存条件十分严苛。这块化石上的遗迹既有龙行湖畔,又有鱼翔浅底,还有节肢动物爬行,为研究晚三叠世脊椎动物演化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