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贫攻坚 《在群山之间》中的时代、生活与自我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 高凯)“我不想写成挂职笔记,而是想通过一篇篇文章记录下我对生活真切的感触和思考。在这部作品中,我做到了真实面对自己的内心,真诚地实现自我表达。”日前,作家陈涛这样谈及自己的作品《在群山之间》。  

  2015年7月,作家陈涛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任职“第一书记”。《在群山之间》是陈涛以“第一书记”的视角对当地的记录、观察与思考。从他的描写中,从他笔下的人物身上,既可以看到现实的复杂不易、众生世相与感人瞬间,也可以看到乡村振兴令人欣喜的进展,给人以美好前景的畅想。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回望、当时、世风、青年。作者以此分类,回顾任职生活,梳理脱贫攻坚工作,思考乡村振兴的难点,既书写成绩,也揭示困境;不仅为时代而歌,更与时代同行。作者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本书也入选2021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名单。

  27日,陈涛《在群山之间》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著名文学评论家孟繁华等多位文坛名家出席并参与研讨。此次活动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和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联合主办。会议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执行董事(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宋强主持。

  参与当天研讨会的专家还有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开发,《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以及辽宁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副总编辑蔡文祥、副总编辑张洪、艾明秋等。

  与会专家认为,《在群山之间》所关注的边远地区脱贫攻坚问题,是当下重要的现实议题。在重大主题面前,文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参与其中并发挥了作用。

  邱华栋认为,这本书突出体现了个人和时代的关系。每一代人,特别是年轻人,都要在时代洪流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群山之间》恰恰体现出陈涛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主动寻找与时代的关系和定位,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十分细致,写下很多生动的人物,文章有结构之美与文辞之美。作者还在书中写出了自我心灵的成长。时代、生活和自我,这三者在书中得到了非常好的统一。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认为这部作品与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作品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讲述主体和讲述对象的关系,是以“我”来讲述的。在他看来,这本书既是抒情诗,又是忧思录。作者在描写当地风土人情的时候,是一首抒情诗。在考虑到教育问题,孩子们未来前途,以及如何解决贫困这类问题的时候,则自然而然流露出作者的家国情怀。

  叶梅也曾经在基层工作多年,陈涛在书中写到的那种生活和孤独感,都让她感同身受。在阅读中她切实感受到了个人和时代的融合,文学与时代的融合。现实为文学提供了源泉,也为他提供了创作的动力。同时,他也认为陈涛是一个有理想有梦想有设想有思想的青年人,他用心创作的那些充满真实情感的文章足以打动许多的人。

  贺绍俊谈到,这是一本带有很强自我意识的作品。自己在阅读中,看到一位心怀文学理想的作者,无意之中把理想播撒在土地上,开出一朵朵艳丽的花,汇集起来就是这本书。从书中,贺绍俊还看到了一种救赎。作者在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中,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包括世界观都发生了变化。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重建。陈涛的文字充满诗意,以诗的含蓄表达了救赎的复杂性。

  黄开发教授认为,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成熟、厚实的散文作品,也是一部带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的非虚构作品。在书中,个人的主体性得到了突出,对孤独感的书写令人难忘。在他看来,书中展现出的层次对照,理想与现实,行动心理的对照,让这本书很丰富,很有层次,有对比,有很多人性的内容。《在群山之间》可以说是文质彬彬的,更倾向于“质”,有自己的硬核,属于质胜之美。

  张莉表示,我们在读这个作品时,之所以不会感到违和,是因为作者完全把自己沉入到当地的空间环境,成为那里的一份子。当地人的困难、忧虑他都有,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旁观者角色。在这一点上,作者的自我认知非常好。另外,陈涛这个作品是情感的产物,他通过一种质朴的表达方式,生成一种共情和共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