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减贫营将以更大的格局、更深的合作、更广的视野再谱新章。“2025减贫营”由清华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智利大学、秘鲁太平洋大学及五矿秘鲁邦巴斯公司等机构共同举办,吸引来自中国、巴西、智利、秘鲁四国27所高校和企业,310余名师生参与。
“2025减贫营”设置“初赛”与“跨国决赛”两个阶段,旨在促进跨文化沟通与协作,激发全球青年在减贫领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2025年6月7日,“2025减贫营”初赛顺利举行。清华大学为线下主会场,拉美国家参赛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参赛。经过激烈角逐,12支创新团队脱颖而出,成功晋级跨国决赛。智利时间8月20日至22日,“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2025减贫营”智利决赛在圣地亚哥举行。决赛阶段,参赛团队将参与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包括破冰环节、实地调研、减贫研讨会、导师辅导和减贫方案设计与展示等环节。
“2025减贫营”获得了中国驻巴西大使馆、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馆、巴西驻中国大使馆、中国驻智利大使馆、智利驻中国大使馆、中国驻秘鲁大使馆的支持。
我们衷心感谢智利CGE集团,远景科技集团,五矿秘鲁邦巴斯公司,中国移动,快手国际化事业部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赞助,为赛事的举办提供大力支持。
智利时间2025年8月22日,“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2025减贫营”智利决赛项目评比在智利天主教大学举行。智利天主教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Maria Montt,智利天主教大学创新中心Philippe Werner-Wildner,智利CGE集团董事长戴彦,智利CGE集团综合管理部主任Carolina Leon,智利CGE集团综合管理部副主任戴天天,智利CGE集团综合管理部文化宣传处副经理郭艺馨,智利CGE集团综合管理部内部宣传和公共事务主管Cecilia Osorio Santis,中国移动智利子公司副总经理刘帅,智利大学国际关系处处长Alicia Salomone,智利大学国际研究所教师兼亚洲研究硕士项目协调员Andrés Bórquez,中国五矿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宣传主管 Juan Cari,中国五矿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翻译专家华珍,秘鲁太平洋大学中国与亚太研究中心(CECHAP)研究员Nifta Lau Ibarias,Cechap学术与行政协调员Rodrigo Herrera Villalobos出席本次活动。智利天主教大学医学院教授、全球事务主任Lilian Ferrer,智利天主教大学建筑学院城市研究所教授María Luisa Mendez,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邵磊,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国际硕士(MEM)项目主管王海涛,智利大学国际研究所教师、智利前外交官Carlos Olguin,智利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系教师Claudia Campillo,FOSIS项目发展与创新部门专业人员Paloma Morales等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决赛共有来自清华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智利大学、秘鲁太平洋大学的近百名余名青年、教授学者、业界专家参加,比赛由智利天主教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办公室全球学习办主任Maribel Florez主持。
图 全体合影
活动伊始,智利天主教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Maria Montt致辞。她分享面对全球性挑战,国际合作至关重要,青年学子的跨文化交流能够带来多元视角,激发创新思维,并为全球减贫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并鼓励参赛者珍惜此次机会,勇于展示创意与能力。另外,她也向合作院校及企业提供的宝贵支持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正是合力使得这国际赛事得以顺利开展。
图 智利天主教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Maria Montt致辞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杨斌以视频方式为本次赛事致辞。他表示,减贫营是一项开创性项目,首届于2024年成功举办,并在当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巴西期间成为双边访问的重要成果之一。今年召开的《第四届中拉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进一步呼吁深化减贫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该项目在拉美乃至全球范围内拓展影响力提供了更大信心。杨斌主任还向中国驻巴西大使馆、驻里约总领馆、中国驻智利和秘鲁使馆,以及巴西和智利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所有合作高校和企业界朋友的参与与贡献,正是各方的集体支持与协作,使中拉青年之间的桥梁更加坚固。
图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杨斌视频致辞
智利驻华大使Pablo Arriarán Ahumada以视频方式致辞。他首先代表智利驻华使馆向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对这一青年交流项目给予高度肯定。减贫是全球最复杂的政治挑战之一,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应对。本次活动恰逢中智建交55周年,意义尤为重大,体现了中拉青年在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中的积极担当。他寄语青年学子,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未来制定更加有效的公共政策奠定基础。希望未来有更多智利学生赴华深造,也有更多中国学生到智利学习,不断深化中智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图 智利驻华大使Pablo Arriarán Ahumada视频致辞
中国驻智利大使牛清报以视频方式为本次赛事致辞。他代表中国驻智利使馆向“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2025减贫营”决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高度赞赏清华大学拉美中心及各国高校、企业的积极参与。中拉青年以智慧和热情提出了创新的减贫方案,展现出卓越的创造力与责任感,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了强大的“青年力量”。牛大使强调,中拉双方在减贫与发展合作领域前景广阔,青年应成为推动交流互鉴和文明互通的重要桥梁。最后,他祝愿本次决赛圆满成功,并期待减贫营不断发展壮大。
图 中国驻智利大使牛清报视频致辞
智利CGE集团董事长戴彦在致辞中表示,非常荣幸出席“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2025减贫营”智利赛区决赛,并向入围决赛的青年选手表示热烈祝贺,向主办方致以诚挚谢意。戴彦介绍了中国国家电网/智利电力CGE公司在全球及智利的运营情况,强调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不仅在智利偏远地区开展农村微电网示范工程,还通过illuminate公益项目为学生、职业女性及弱势群体提供职业指导与技能培训,并与高校和企业合作在供电、能效管理及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技术交流,培养优秀人才。本次比赛既是展示中智青年智慧的平台,也是促进两国减贫经验交流的重要契机,并期望更多青年通过减贫营了解CGE,未来携手推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图 智利CGE集团董事长戴彦致辞
中国五矿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翻译专家华珍在致辞中介绍了拉斯邦巴斯铜矿在秘鲁当地近二十年来与社区合作开展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和创业项目的实践经验,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资源生产,更是将自然财富转化为共享发展、为社区创造机会、推动可持续未来的重要举措。减贫需要企业、学界与社会的紧密合作,而本次比赛汇聚了来自拉美、中国及其他地区的青年才俊,以创新实践方案应对贫困问题,体现了社会创新与跨文化合作的力量。她对清华大学作为本次活动发起方的组织与引领表示衷心感谢,称这一国际合作模式为推动公平、包容与繁荣未来树立了典范。
图 中国五矿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翻译专家华珍致辞
智利天主教大学创新中心Philippe Werner-Wildner表示,本次“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2025减贫营”对于创新中心意义非凡,彰显了学校在推动国际合作、尤其是与中国合作方面的坚定承诺。创新中心与国际事务副校长办公室紧密协作,持续推出多项举措,鼓励青年在应对全球挑战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创新方案的落地与实践。他对进入决赛的同学们表达了诚挚祝愿,并强调创新中心将继续发挥平台和生态优势,汇聚大学资源与人才智慧,持续推动社会影响力。
图 智利天主教大学创新中心Philippe Werner-Wildner致辞
智利大学国际研究所教师兼亚洲研究硕士项目协调员Andrés Bórquez表示,当今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困和能源转型不受国界限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际合作而非竞争。青年在创新和解决方案中扮演核心角色,能够通过跨文化交流将才智用于改善生活质量并兼顾环境可持续性。“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减贫营”正是这样的实践平台,帮助青年聚焦真实问题、学会合作、推动创新。科学合作不仅关乎知识和创新,更是保护生命、关爱地球、促进国家间信任的战略途径。
图 智利大学国际研究所教师兼亚洲研究硕士项目协调员Andrés Bórquez致辞
秘鲁太平洋大学中国与亚太研究中心主任Cythina Sanborn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感谢清华大学、主办团队及各赞助方的支持,并对各国青年学子的参与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尽管中拉两地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困仍是长期存在的复杂挑战,解决贫困不仅是增加收入,更要为社区创造机会和资源,让人们能够自我发展。本次赛事不仅展示了青年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体现了中拉跨国合作的价值,通过学习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希望参赛选手的创意成果能够持续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图 秘鲁太平洋大学中国与亚太研究中心主任Cythina Sanborn教授致辞
随后进入项目汇报环节,6个参赛小组同台竞技,围绕清洁能源利用、农业与水资源创新、产业升级与社区发展、数字平台促进就业等议题展开展示。各团队结合自身学科背景与跨文化视角,提出了应对贫困挑战的多样化策略与创新方案,涵盖从利用矿业废料打造绿色建材、推广离网光伏能源,到建设模块化应急住房、探索清洁水资源可持续供给,再到打造社区创客空间与数字化就业平台等多个方向。青年学子们的全情投入与前期扎实的调研,既让项目展现出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也体现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评委提问环节,参赛选手们从项目的合理性、有效性、可落地性以及经验的可转移性等角度展开深入思考,并积极应对专家评委的提问。选手们反应敏捷、思路清晰、从容自信,充分展现出他们对议题的深刻理解,以及跨文化团队协作下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智慧。
在随后的自由分享环节中,三支潜力赛队依次进行了展示与交流。每支队伍用三分钟时间,或是分享自己在比赛中提出的项目方案,或是谈论参与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他们以真诚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青年学生在减贫议题上的探索与热情。这个环节不仅为在赛事竞技中未获奖队伍提供了表达与总结的舞台,也让全场观众感受到多元思路的启发与青年声音的力量。
图 学生展示
经过三小时的激烈角逐,来自清华大学和智利大学的参赛队伍 “微光筑梦” 最终摘得桂冠。他们的项目项目借鉴中国“妈妈水窖”经验,引入分布式收集、集中式处理的模式,致力于为智利北部水资源匮乏地区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通过新能源手段,项目不仅能改善饮用水和电力供给,还促进社区间的文化交流与基于AI的信息互通,让居民在生活、安全与沟通层面受益,打破信息壁垒,助力社区脱贫致富。
图 金奖团队颁奖
来自秘鲁太平洋大学的 “Pacíficos Peruanos” 团队荣获银奖。他们的项目聚焦于秘鲁沿海、高原及亚马逊地区的清洁水资源供应问题,通过可持续且创新的解决方案,改善用水条件,助力减贫与民生福祉。来自清华大学、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和智利大学的跨国团队 “Resilio” 同样摘得银奖。他们提出的模块化应急庇护系统,利用可折叠式房屋在灾害中提供紧急住所,并在灾后转化为社区服务设施,帮助拉美弱势群体提升灾害应对与长期发展能力。
图 银奖团队颁奖
现场共有三支队伍获得铜奖。来自智利天主教大学、圣地亚哥大学、智利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组成的跨国团队 “Minova” 荣获铜奖和最受观众欢迎奖。他们的项目利用矿业废料制成可持续建材,并探索基于社区的可持续商业模式,以促进地方发展并助力减贫;来自智利天主教大学、清华大学及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 “Equity Pioneers” 团队同样摘得铜奖。他们提出建立面向社区的创客空间网络,为农村居民提供必要的工具、现代技术与专业指导,激发其设计与创新潜能;来自清华大学和智利大学的跨国团队 “Pega Paga Bien” 也获得铜奖。他们开发了一款数字化平台,旨在拓展移民与青年群体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改善生活。
图 铜奖团队颁奖
在决赛闭幕致辞中,智利天主教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Maria Montt首先对所有参赛选手表示祝贺。本次赛事不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让跨文化、跨学科的合作成为可能。解决全球性问题不仅需要技术方案,更需要同理心、创造力和责任感。她鼓励青年学子将此次赛事中获得的经验、建立的关系和激发的灵感延续下去,持续推动合作,让尊严与机会成为所有人的权利。她肯定参赛者展现出的责任感与社会使命感,并感谢大家共同参与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项目。
图 智利天主教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Maria Montt闭幕致辞
智利大学国际关系处处长Alicia Salomone指出,多维度贫困问题需要创造性、跨学科和协作性的应对。她感谢清华大学、智利天主教大学、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秘鲁太平洋大学等合作院校,以及大使馆、企业和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强调应对全球性问题需建立在信任与合作之上。她呼吁减贫是每个人的共同责任,鼓励青年学子将赛事中培养的合作精神、网络与经验转化为持续行动,推动跨文化交流与可持续发展。
图 智利大学国际关系处处长Alicia Salomone闭幕致辞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教授、拉美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拉丁美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涛涛在总结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促进跨文化交流,缩小各国在减贫领域的差距。她希望该项目未来能够拓展到更多国家,让更多拥有共同价值观的机构与个人参与其中。同时,她特别感谢智利CGE集团、远景科技集团、五矿秘鲁邦巴斯公司、中国移动、快手国际化事业部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为“2025减贫营”提供的的大力支持。
图 陈涛涛教授闭幕致辞
“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2025减贫营”智利决赛在参赛同学和各位嘉宾、专家评委的跨文化交流与相互致谢下圆满结束。此次国际赛事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学子汇聚一堂,并与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们共同交流探讨如何应对减贫这一全球挑战,不但深化了师生对减贫事业的认知,而且推动了减贫经验在各国的分享与创新性融合。
图 决赛现场
关于2025减贫营
减贫,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挑战,也是全世界的共同挑战。2024年,清华大学联合拉美高校发起 “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减贫营”,在中拉掀起了以大学为主体的减贫对话热潮。同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巴西出席G20峰会期间,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与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校长共同签署了两校关于“中拉青年应对全球挑战”项目的合作协议,并被纳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巴西的成果清单,成为清华大学牵头推动的中拉共赢发展的标志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