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2025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以下简称“C4-AI竞赛”)颁奖典礼在海南大学海甸校区隆重举行。在学校领导、专家评委、参赛选手及海大师生的共同见证下,本届竞赛的最终获奖名单正式揭晓。至此,2025C4-AI竞赛圆满收官。

海南大学领导代表、C4-AI竞赛专家评委、指导老师以及参赛选手共同合影留念
这场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百度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承办的竞赛,是目前面向高校本科生群体规格更高、覆盖更广的“国字头”AI竞赛。自2018年正式启动以来,竞赛已连续举办八届,已有超过3万名海内外选手参赛,收到过万份创意作品。
本届竞赛设置“飞桨文心”赛道,并且推出潜力项目孵化计划,强调项目的技术实现与场景落地,吸引了全国4119支队伍,共5378名选手参赛,他们基于百度飞桨、文心大模型等技术平台打造了800多个创意AI应用,覆盖教育、文化、健康、交通、农林业、工业等十余个领域。
此次C4-AI总决赛由海南大学承办支持,海南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协办。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59支队伍脱颖而出,闯入总决赛。
在颁奖典礼上,海南大学副校长刘谦发表致辞。他表示,海南大学作为本次总决赛承办方,非常高兴能为全国优秀的AI青年人才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本届C4-AI竞赛的成功举办,将有力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应用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海南大学副校长刘谦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随后,百度高校合作部总监李轩涯发表致辞。他表示,C4-AI竞赛已连续举办八年,相信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初衷已经深深印在了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百度将持续开放平台与资源,助力产教融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C4-AI竞赛组织委员会主任何钦铭回顾了竞赛八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本届竞赛涌现出众多能够挖掘场景需求的优秀作品,竞赛的参赛队伍数量创新高。未来,C4-AI竞赛将继续携手各界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中国人工智能事业贡献新生力量。

百度高校合作部总监李轩涯(左)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C4-AI竞赛组织委员会主任何钦铭在颁奖典礼上致辞(右)
经过多轮严格的答辩和专家评委的评审,海南大学团队的“智瞳卫界“、山东大学团队的“声影护航”、天津大学团队的“万象元伴”、同济大学团队的“You only need to ask”、武汉大学团队的“基于飞桨和文心大模型驱动的肾功能不全精准诊疗管理系统”、浙江大学团队的“基于文心大模型的三维动态场景生成系统”、郑州轻工业大学团队“PaddlePaddle驱动的视障全域导航助手”、中北大学的“基于飞桨PaddleX视觉补偿和MEMS矢量水听器的管道探伤机器人”共8个项目荣获本届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此外,共16个项目荣获二等奖,35个项目荣获三等奖。

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程杰仁(上左一)
海南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张磊(下左一)
百度高校合作部副总监计湘婷(下右一)为获奖选手颁奖
AI创意市集:创新作品百花齐放,科技向善暖流涌动
在颁奖典礼的前一天,AI创意市集在海南大学火热开启,成为本届赛事的一大亮点。59支决赛队伍集中展示其AI创新成果,涵盖医疗、助残、交通、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作品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前景。
本次大赛中,众多作品聚焦于科技向善。大连理工大学团队将盲杖与智能眼镜融合,郑州轻工业大学团队为视障人士开发了全域导航助手,此外还有“脑控智能轮椅”“多模态情感化聋哑交互系统”等,观察这些优秀的作品不难发现,能够挖掘真实场景需求的项目不在少数,同时展现出AI技术在改善弱势群体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
基于大赛作品的创意市集,亦吸引了数百名当地中小学生以及海南大学的国际留学生前来参观体验。孩子们在展位前驻足流连,留学生们则以竞赛观察员身份积极参与互动。一位小学生在体验后感慨:“哥哥姐姐们的创意很神奇,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AI,用AI帮助更多人。”这场市集不仅是项目展示的平台,更成为AI科普与创新启蒙的生动课堂,与百度“培养1000万AI人才”的社会责任理念高度契合。

AI创意市集吸引中小学生、留学生参观体验
2025年,百度宣布将加大投入,为社会培养1000万AI人才。百度将持续开放技术平台与产业资源,通过竞赛、科研合作等多元化方式与各界紧密合作,推动“人工智能+X”知识体系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未来,C4-AI竞赛也将继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人工智能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国AI人才生态注入持续活力。

附:2025C4-AI竞赛获奖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