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的诗教需要注重“用户”思维(2)
2020-09-03 13:23作者:采集侠
新兴媒体是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媒介组织,不止承载内容,还提供更多服务。融媒体时代的诗教要用好新媒介平台,把丰富的内容和服务提供给渴望“诗和远方”的用户,这里“用户”思维,替代了传统诗教中的“听众”“受众”。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按照“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思路,精心设计全媒体传播,收效显著。该节目融产品全网触达人数超过41.6亿,阅读量和视频播放量超过6.67亿次。融媒体环境下,诗教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和覆盖力,对传统诗教方式产生了积极影响。精准传播,深耕细作,才能把境界教育贯穿到底。当代诗教与传统诗教“一站式”传播不同,能够迅速响应不同用户的各类需求,提供更多符合大众需求的诗词教育服务。
《经典咏流传》节目是融媒体时代诗教的代表,声光电营造的舞美,当代人喜爱的演唱形式,加之对经典的适当拓展,使该节目“一炮走红”。该节目不仅化用经典诗词、提升了原意,而且通过表演、分享、推送,在微博、微信、音乐平台“全面开花”。其中,支教老师梁俊和他的学生们对袁枚《苔》的倾情演绎,把一首沉寂了三百年的诗“复活”了。这首歌感动亿万中国人,成为2018年春节热门歌曲。“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三百年前随园主人袁枚的理想,而歌曲加入了当代解读:“未来已打开,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世界是纯白,涂满梦的未来,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被改编后“苔”,激活了每一个平凡的生命,抵达了每一个孩子的内心,这就是有血有肉有魂的诗教。
诗教自古以来是中国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这个时代,“不学诗,无以言”不是历史说辞,而是未来对现实的深情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