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岭南画派 一代宗师(2)_中国教育导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 > 正文

走近岭南画派 一代宗师(2)

2019-08-12 16:05作者:采集侠

  “撞水撞粉”应当归为小写意技法。这种技法高度体现了画家对物理结构的熟谙与画理的深刻理解。居氏高超的技法及对花卉形神的准确把握,让人感觉花气袭人,隐约可闻芬芳。

  居氏的《花卉草虫》扇面,对花和叶也有 “撞水撞粉”的精彩运用。叶之向背转折自然灵动,根据植物生长规律灵活施色,不拘泥于成法而能随机生发,通透灵动,苍翠欲滴。

  而描绘昆虫,堪称居氏的绝活。居廉对昆虫的习性和结构皆理解到位,勾画精确,动态可人。可见居廉在观察自然上下了不少时间与精力。画家对细节的精妙表现,达到“格物致知”之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用笔,画家在表现物象时能做到应物象形,心手相应,用笔灵动而且富于节奏感,笔下物象生机盎然。

  “撞水撞粉”技法在不同的材质上有不同的效果及要注意水分和时间的控制。如熟纸、绢、金笺等。金笺因不容易受笔受水,因此在金笺上用此法不好出效果,但观《二十四番花信风图册》,居廉也能控制自如,可见其绘画水平精湛。

  叁

  从文化视角

  思考居廉绘画艺术

  “二居”的花鸟画,一大特色在于描绘岭南风物,尤其是居廉,笔触几乎涉及绝大多数花鸟草虫。“二居” 非常注重日常写生。居巢的画作“以草虫尤胜”。有人问他的秘诀,居巢称:“笼而观之。”居廉也“专向大自然里寻求画材,以造化为师”(高剑父语)。高剑父在《居古泉先生的画法》中记载道,“师写昆虫时,每将昆虫以针插腹部,或蓄诸玻璃箱,对之描写。画毕则以类似剥制方法,以针钉于另一玻璃箱内,一如今日的昆虫标本,仍时时观摩。复于荳棚瓜架、花间草上,细察昆虫的状态。当是时也,真有‘不知草虫为我耶,抑我为草虫耶’之哲学。”这种细致入微的写生方式,使得居廉所绘的花鸟草虫十分传神。

  而这种精确的写实技巧所体现出的时代风尚,与当时居廉身处晚清的广州这个得西方风气之先的城市也许有一定关系。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蔡涛教授从文化视角作出了推测——

  蔡涛:居廉画中花卉、昆虫结构皆描画精细,如博物图般剖析物体结构,精确的写实技巧所体现出的时代风尚,很可能与西方的博物图在珠江三角洲的早期流播有联系。其交游圈中既有文人绘士,又有大量的十三行行商客人,并有行商的后人作弟子,如伍德彝。这些人很有可能接触这类知识或图像,并影响他们的审美取向。而居廉有可能受到他们的影响,改革其画技与绘画观念。以此推测,居廉创新的“撞水、撞粉”技法与结构细节描绘的表现方式有可能与外来的博物图相关联。

  最近香港中文大学展出的“妙笔传神——中国美术馆藏任伯年人物画特展”,建议观众亦同时参观并作比对,因居廉与任伯年皆为同时代人,亦生活在当年的对外贸易港口地区。虽两人题材不同,但在同样受新事物刺激影响下,他们的艺术皆有创新。居氏门下所出高氏兄弟更是改变近代美术史发展方向的“折中派”的开创者,而没有高剑父的推助,居廉亦难成为今天人们认识的居廉。

  受访嘉宾

  郑梅痴

  师从高剑父先生,曾长期担任广州美术馆研究员工作,著有《郑梅痴文集》等美术专著。

  黄浩深

  广州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委员,师从居廉孙女居玉华

  蔡涛

  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近现代美术史研究学者

  许敦平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花鸟画工作室主任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