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放几代人温暖记忆的连环画该怎样连通当下(2)_中国教育导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 > 正文

盛放几代人温暖记忆的连环画该怎样连通当下(2)

2019-11-19 16:01作者:采集侠

  同时,记者了解到,推动优秀连环画走出国门、探索连环画数字产品开发、加强连环画理论研究等种种举措,都是近年来业内深挖传统连环画这口“富矿”的尝试。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连环画艺术更好地活在当下。

  连环画这样一路走来

  方寸之间,一代代创作者们开掘着艺术表现的边界

  连环画以60开、64开居多,就在这方寸之间,一代代创作者却开掘出艺术表现的广阔天地。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十来年间,连环画创作的表现形式曾得到极大发展。传统线描、工笔重彩、素描、水墨、水彩、油画、毛笔、铅笔、钢笔、木刻等多种表现形式与工具材料都在绘画中得以运用,涌现出一大批异彩纷呈的优秀作品。已故英国艺术史学家迈克尔·苏立文认为,“中国绘画技巧最出色地表现在书籍插图与连环画中。”

  顾炳鑫绘《渡江侦察记》,竟然是以铅笔素描的方式完成的,在艺术形式上堪称一次成功的创新。故事根据1949年渡江战役之前的真实历史改编而成,绘画风格上,画家也选择了与真实历史格外相应的写实风格——铅笔素描以黑白灰构成丰富的层次,在刻画人物、渲染气氛和追求真实感方面无不具有独到的优势。为了创作这部作品,顾炳鑫曾两度到故事的发生地安徽芜湖境内的白马山和当年渡江登陆点三山沿江一带实地写生,他也曾长期下连队,熟悉解放军战士的生活。投射到作品中,那便是画面显出的严谨,比如对于当时解放军的服装、军需设施、徽章以及地形等的描绘,都极度真实可信;180余幅的体量,则以多样的构图表现着各种惊险且时刻变化着的斗争场面。有说法称,当年汤晓丹导演拍摄电影《渡江侦察记》时,就是根据连环画的人物形象来挑选演员的。

  吴静波以水墨来创作《漳河水》,同样令人大开眼界。糅合明暗色调的笔法灵活得体,既有满幅的渲染铺陈,又有留白的空灵烘托,充分体现水墨染出的阴阳浓淡变化,线条勾勒的起转承合节奏,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叙事诗《漳河水》图像化后的艺术魅力。画家甚至创造性地把原诗文以题跋的方式作为画面的一部分,再盖上印章,令人想到中国文人画诗、书、画、印的合璧。

  贺友直用白描创作的《山乡巨变》,以素雅干净的线条恰如其分地诠释出南方农村清新秀润的感觉。向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学习画面组织,向明代小说版画学习场景布局,向清代陈老莲人物画学习造型与用笔……最终这部连环画的每一幅画面都传递出了深邃的意境,被誉为中国连环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赵宏本、钱笑呆合作完成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无论是线描本还是彩绘本皆堪称经典。赵宏本擅长画猴,钱笑呆以仕女画见长,两位画家在创作中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将神话与现实结合起来,画出孙悟空的嫉恶如仇,唐僧的不辨是非,白骨精的美艳狡诈……其中线描本共110幅,尽显传统白描线条的魅力,融合了游丝的轻灵与铁线描的凝练,画面布局借鉴传统山水立轴,近者繁密,远处空疏,人物穿插其间;彩绘本用的则是彩色条屏年画的形式,在线描本基础上提炼而成,以极少的篇幅获得了颇为厚重的艺术效果,充分发挥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的艺术特长,以装饰性极强而颇似舞台布景的画面背景,衬托、渲染出作品的戏剧性、喜剧性效果。

  人们耳熟能详的多少艺术名家,都曾画过连环画

  连环画是真正的大众艺术。这不仅仅是指一页页翻看“小人书”的经历是几代人温暖的童年记忆,也同样是指当年一大批连环画家所获得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当时,几乎所有重要画家都曾参与连环画的创作。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