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锦绶堂 述说楚东村的过去与现在(3)_中国教育导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 > 正文

百年锦绶堂 述说楚东村的过去与现在(3)

2019-07-19 15:42作者:采集侠

  在楚东村漾水湾组大溪河河面上,有一处浏阳上东地区类型较为独特的多墩匀布的踏水石桩桥。据考证,该桥原名“东门市矼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由乡绅鲁荣业捐资修建。后经清康熙、乾隆、嘉庆、同治历代修葺,保存沿用至今。桥北岸青石碑一副桥联上书:“梳理河川敢对洪峰言砥柱,铺排琴键乐为行客踏笙歌”。 (甲申秋月徐和初撰廖记碑刻刊)

  楚东山大屋

  中共湘鄂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楚东山大屋位于浏阳市大围山镇楚东村楚东山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湘鄂赣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重要纪念地。据考证,旧址是浏东涂姓分别创建于清末的民居建筑。1931年7月5日,中共湘鄂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会场设西边建筑西侧横厅内。到会代表200余人,会期10天。

  围山书院

  围山书院坐落在浏阳市大围山镇东门市,今为大围山镇中心完小和中学。正如歌词中所言,在“岗峦围绕,盘踞四县”的大围山山麓,在东门集镇东隅,左依虎行岭、右傍浏阳河的围山书院秀然而出,在经受100多年的风雨历练后,依然翰墨留香。围山书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占地面积3039平方米,建筑面积1635平方米,由谭嗣同的老师涂启光领衔捐建,为当时浏阳八大书院之一。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