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红楼梦》中的《西厢记》(2)_中国教育导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 > 正文

寻迹:《红楼梦》中的《西厢记》(2)

2020-06-22 13:57作者:采集侠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在《红楼梦》的庚辰本以及其他的比如王府本等版本中,写到这一段的时候是这样写的,说林黛玉“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就是把十六出《西厢记》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全都看完了。但到了程本里面,这一段则是这样写的:“不顿饭时,已看了好几出了。”程本的这个改动可能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但为什么庚辰本明明白白要写上:“不到一顿饭工夫十六出俱已看完。”

  《西厢记》一共五本,每本有四折,一般是二十折。但是这里却说林黛玉看的《西厢记》只有十六出。这是因为,《西厢记》版本非常复杂,《西厢记》虽然是元人创作,但是我们现在看不到元代刊本了,《西厢记》现在我们能看到最早的刻本是明代弘治本,明代有四十多种版本,清代也有四十多种,而这里面流传最广的是金圣叹的所谓金批本。他的书名就叫《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这个本子也是五本,但是金圣叹认为其中第五本也就是最后这一本,并不是王实甫作的,而是别人续的,所以金圣叹批《西厢记》里面第五本加了一个续字,叫做“续五本”,里面每一折都叫“续之一”“续之二”之类,他强调第五本不是王实甫原著。他在评语里面明确地说:“此续《西厢记》四篇,不知出何人之手,圣叹本不欲更录”,但金圣叹还是把后续的第五本保留下来了。他的目的是要让后世人读了第五本以后,更感觉到前四本王实甫原著的高明,他的原话叫做“而益悟前十六篇之为天仙化人”。而金圣叹推崇的前四本正是十六折。而我们也看到,曹雪芹让林黛玉看的也是十六出,也就是前四本,这说明曹雪芹所认可的《西厢记》也是前四本、不要第五本,这反映了曹雪芹本人的看法。

  金圣叹和曹雪芹为什么对《西厢记》有这样的类似看法呢?我们来看,《西厢记》第四本的最后写的是“哭宴”和“惊梦”,即在这样一个情景中,实际上张生和崔莺莺是被迫离别了,老夫人说你去考试去、应考去,我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你要考中了再回来,考不中就走人。所以,张生崔莺莺就在这样一个境况中离开了。哭宴之后一出戏叫“惊梦”,是描写张生去赴考的路上,住在一个草桥店里面,晚上做梦,梦到崔莺莺追来了,所以二人在梦中有一个聚会。在这样一个梦幻的聚会之后,这部戏就结束了。

  而被认为是后人续写的第五本,写的是张生考中了科举,又写郑恒,郑恒就是老夫人原来要把崔莺莺许配给的人,这个人到崔莺莺这儿来了,制造谣言说张生考中了探花,已经被卫尚书招为女婿了,而张生已经入赘了。于是老夫人就生气说,我知道张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于是决定把女儿嫁给郑恒。但是这个时候,张生那边已经是正授河中府尹,同时有白马将军杜确,就是解普救寺之围的张生朋友,他也出现了,戳穿了郑恒的谎言,于是郑恒撞到树上自杀,张生和崔莺莺团圆了。这是个大团圆结局,一方面满足了老夫人的所谓三代不招白衣女婿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崔莺莺和张生所谓的夫荣妻贵大团圆的结尾,所以最后叫做“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个第五本写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大团圆,所谓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只能是14世纪王实甫的一种理想。而事实上,前四本所反映的才是当时礼教的状况。所以,金圣叹否定了第五本,而曹雪芹在《红楼梦》里面也明确表示,他也只接受前四本,我们也可以由此看出,曹雪芹对《西厢记》大团圆结局是否定的。那么推论之,他对一部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都采取如此态度,难道他在自己的作品里居然会写出一个什么“沐皇恩贾家延世泽”这样的大团圆结局吗?所以,我觉得这个《红楼梦》中的《西厢记》细节,更加说明了现有的《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本最后“沐皇恩贾家延世泽”的结局,大概不是曹雪芹的本意。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说清楚,《西厢记》有几十种本子,但是我们查证《红楼梦》里面若干次引用的《西厢记》的原文,全部都是根据金圣叹的这个本子。所以我可以肯定,曹雪芹所用的《西厢记》,所引用的故事、文字都是来源于金圣叹的批本。而乾隆年间正是金批西厢盛行的时候。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