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打卡?哪些新词不能收?新华字典背后的故事(2)
哪些新词可以收,哪些新词不能收?程荣解释,判断标准是规范型汉语辞书收词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普遍性、稳定性和规范性。在此基础上,考察筛选新词时,重视收录新义项。但是当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新义项时也不强收,而是继续关注新语料,等真正成熟时再增收。对精选出拟增补的少量新词,则要反复推敲打磨释文。
以此次收录的“打卡”为例,修订团队前后共修改释文十多次,最终才形成定稿:
[打卡]
1.用磁卡等贴近机器的方式,记录上下班时间。
2.指完成学习、参观等活动并用特定方式记录:古诗文背诵~|~故宫。
同时,“硬核”作为新词此次则没有被收录。修订团队认为目前在理解上还存在差异,不够成熟稳定,“作为一个外来词,其原本的音乐义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很少,‘硬核’是强悍、彪悍还是强硬、厉害等义,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非常多,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使用。”
相比这些复杂繁琐的案头工作,实地考察调研则更艰苦。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刘丹青说,“对大量看似细小的问题展开了有针对性的专项调查研究,例如对一些地名、姓氏的读音不满足于各种工具书和专书的查找,而是北上南下,东进西出,以第一手的实际调查获得真知。”
8月11日,使用新上市的《新华字典》(第12版)时,可用手机扫描每页的上方的二维码后了解对应字的规范书写方式。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以香港常见地名“鲗鱼涌”为例,不少人读错或是不知道该怎么读,第12版给“鲗”字在zéi的基础上增补了用于地名的字头:zé用于地名:~鱼涌(chōng)(在香港特别行政区)。
其实,关于鲗鱼涌中到底该念zéi、jì还是zé有过一番争论。程荣表示,11版没有增补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定论,之后经过专家论证至成熟意见最终拍板。中国社科院语言所麦耘教授身为广东人专门论述,改革开放以前,普通话审音及字词典注音没把香港的“鲗鱼涌”这个地名纳入视野,“鲗”字自然只有用于“乌鲗”的一个读音;而现在考虑到这个地名,遂为之增加一音,是合理的。
程荣教授自身经历的“区”“(土+区)”则更坎坷。为了弄明白源流,她分别到江苏常州的邹区和山西高平的陈区镇进行调研。在常州当地,她穿街走巷专门找老房子,最后是在拆迁的老旧房屋门牌上模糊地看到“邹(土+区)镇”的老写法。在山西高平考察时,当地人更是一问三不知,辗转多次终于获得一本当地的地名志,才最终解决这一问题。
事实上,作为一部小型的语文性工具书,《新华字典》至今依然能够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跟适时的修订和维护是分不开的。每次修订的所有内容都是修订者在保持《新华字典》原有特色基础上,同时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和读者需求,对《字典》所做的谨慎而系统的修订。不断修订升级,正是一部工具书永葆青春的关键所在。
而《新华字典》的意义,早就超越了字典本身。它诞生70年来,已经成为新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以及亿万读者心中的精神圣典。
《新华字典》(第12版)书封 主办方供图
关于《新华字典》的彩蛋之一:
2016年4月,《新华字典》获“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截至两项纪录统计的计算时间2015年7月28日,《新华字典》全球发行量共达5.67亿本。
彩蛋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