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还是去看书?网红书店靠什么赢得读者的心

  • 我要分享:

  网红书店,靠什么抓住读者的心

  【文创视域】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

  “晓书馆”“钟书阁”“言几又”“三联韬奋书店”……一段时间以来,一个个网红书店进入人们视野,到网红书店“打卡”成为一种潮流。

  由于挂上了“网红”的标签,这些书店往往显得标新立异,也有不少消费者到网红书店拍照打卡代替了静心阅读。到底是去网红书店拍照、打卡、遛娃、买文创、喝咖啡,还是去看书?成为网红有错吗?网红书店靠什么赢得读者的心……思考和争论正在进行。

苏州诚品书店独具文化韵味。本报记者陈晨摄/光明图片

苏州诚品书店独具文化韵味。本报记者陈晨摄/光明图片

  1.成为“网红” 有错吗?

  案例:走进青海西宁市几何书店,来自牧区的牦牛绒变成了围巾,羊毛毡变身杯垫,土族盘绣缝制在电脑包上,380余种民族手工艺品展示着书本以外的雪域文化。“时光书馆”的古旧书籍、“天空之城”的儿童书画、“重拾生活”里的手工制作,让传统与现代、热闹与沉静在碰撞中交织。这家占地约一万平方米的大型书店将“书+文创+咖啡”的模式延伸至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成为一家网红书店。

  “假如我是一名读者,理想中的书店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是几何书店创始人林耕在书店设计之初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运行一年后,几何书店跻身新华文轩系统销售5强,并很快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新地标,向外界展示着高原特色文化的内涵与活力。

  和几何书店一样,在网红书店兴起的同时,中国实体书店逐渐走出“寒潮”,积极探索复合新业态。“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帮助与扶持。”林耕说。

  2016年,我国政府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图书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政策进一步延续。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实体书店把握时机,创新经营思路。

  闹中取静的香港诚品、苏州诚品、成都方所、上海钟书阁、南京先锋书店……一批批网红书店吸引消费者纷至沓来。而另一方面,质疑的声音在发酵:全民热衷打卡的时代,网红书店带动的是阅读吗?拍照打卡是否代替了静心阅读?

  面对种种质疑,我们不禁要问:成为网红有错吗?

  “网红本身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物,它的出现与流行,与互联网时代的眼球经济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讲,网红书店有其自身价值。人们批评网红书店,针对的并不是网红书店本身,而是粉丝有没有充分利用好、使用好书店所能提供的各种功能。”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林生指出。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高宏存认为,网红书店的出现是一个好现象,这是互联网渗透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典范。“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百分之六十,书店这一传统文化空间和互联网深度融合,以独特的设计理念,营造出适合年轻人消费的文化业态,体现着文化产业的创新和迭代。”高宏存说。

  “网红书店,始于颜值,兴于文化。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当网红从时尚转变为一种公共空间,人们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齐勇峰说。

  2.仅靠“颜值”可持续吗?

  案例:随着互联网及电商产业发展,实体书店遭受了严重冲击。近年来,随着新理念的发展,实体书店开启由“倒闭潮”困境到“开店潮”的变革进程。国内连锁书店的代表之一大众书局运用新思维,以读者为中心,用服务创造价值、通过新思路将单一的图书转变为多元的“图书+”,用“科技+文化”引领实体书店新潮流,成功地进行了新的变革。

  作为新时代的书店,大众书局提供了非常多有特色的贴心服务,让读者感到书店如同温馨的家一样。

  大众书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打造一个崭新的以图书消费为主、集其他相关文化业态于一体的“文化公园”,一个传播最新文化资讯、感受最新文化体验的场所。

  不仅仅是大众书局,更多的网红书店为何能脱颖而出?一个更为深刻而又现实的“荧幕”,映射出我国实体书店发展面临的困局以及业界为破解困局做出的努力。

  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和西安等为代表的城市,出现了一股实体书店回暖浪潮。